2010年11月13日星期六

【10月15日】安息日的希伯侖

早上聽了幾個二戰時在上海長大的猶太人「分享」,有一個說,她家人在上海的唯一理由,想必是為了戰時幫助到上海的猶太難民。她又說,她在英國人開的學校讀書,學生們都很snobbish,她也不例外,一點中文也沒有學。

中午就自由了,因為今天是星期五,猶太教的安息日。我和M立刻找的士去伯利恆檢查站,再去伯利恆南面的希伯侖(الخليل)。由於市中心有猶太殖民區,希伯侖有零星衝突。殖民區的猶太人經常騷擾這裡的居民,以色列駐重軍保護殖民區,巴勒斯坦人要宵禁,被檢查等等,很過分。

希伯侖是亞伯拉罕的墓地所在,所以右冀猶太人來這裡建殖民區,搶回他們繼耶路撒冷後的「第二聖地」。




這裡離耶路撒冷30.9公里。搞清楚聖城在哪裡很重要。


亞伯拉罕清真寺

由於星期五是回教大禮拜的日子,舊城裡的亞伯拉罕清真寺(الحرم الابراهيمي)不讓非回教徒進入,門口的以色列士兵把我們攔著。如果我一個人來可能會請他叫回教徒守衛來,跟他說我是回教徒吧。


上面的鐵絲網大概也是防止人丟石頭的,不過常積存垃圾。













這裡比耶路撒冷熱多了,一兩小時已經曬成人肉乾。星期五很多店鋪都關了門,這才看到店門都刷上很鮮艷的顏色,在陽光下很漂亮。城裡有些房子被棄置了,有些佈滿彈孔,有些佈滿垃圾。街上沒甚麼人,但不少人坐的士過來,不知道是回家還是去亞伯拉罕清真寺。








走著走著接近較新的市中心區域,看見橙色小巴,問他去伯利恆多少錢,他說8個舍客勒(約17港幣),就跳了上車。(來了這麼久第一宗真正用阿拉伯文達成的交易。)我喜歡這條路的景色,砂石和疏落的一團團草。小巴又可以開窗,不像封死了的旅遊巴。




St. Jerome及領聖職者之地。

回到伯利恆,小巴站在山下,站裡有升降機上山,意想不到。沒天黑又趕不及去甚麼地方,於是又去了一下降生教堂。一樣擠滿了旅行團。



似乎是賣食物的,店裡沒人可問。


再次吃完豆丸三文治想坐巴士回耶路撒冷,警察卻說非巴勒斯坦人不能搭。(這是改來改去的規定,有時可以,有時不可以。)想想很近,就嘗試走路,頂多4公里。反正天黑了時間不寶貴。可以邊走邊欣賞隔離牆上的塗鴉。



"Fragile"

這次在檢查站就等了很久,起碼半小時,不知道搞甚麼。我們前面有個法國旅行團,幾個年輕美國人,再前面不知道有沒有巴勒斯坦人。這麼多人,仍然只開一個櫃枱。

過了檢查站,安息日自然沒有巴士。見前面的美國人走路,我們就想前面會不會有小巴還是甚麼。走著走著,仍是甚麼都沒有,但漸漸又追上了幾個遊客。結果有架私家小巴兜搭他們,我們也湊熱鬧,總共8人,每人5個舍客勒(約10港幣)回舊城,算好運氣。車上幾個白人聊天,一個美國人說他在拉姆安拉教書一年,我還對他心生敬意,然後他說他是基督徒,是傳教的,立刻冷了半截。

全靠我去的時候問了的士司機耶路撒冷舊城的Damascus Gate(باب العمود,「柱門」,不同語言的叫法完全沒有關係,該死的Lonely Planet又沒有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的景點名字)的阿拉伯文怎樣說,才很順利地下車。

在Damascus Gate外的食店叫湯喝,這位疑似東正教士二話不說地搭枱,就坐在我旁邊,他坐下不久我身上發癢,趕快坐遠些。這些充滿靈性的人大概不用洗澡吧。(M代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