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影評
看了約化.巴納希的《這不是電影(This is not a Film)》(2011),再一次驚異於其創造力。
他初入行時曾任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的助理導演。自立門戶後的電影一直跟伊朗的審查部門玩捉迷藏,玩到被禁止拍電影二十年,但禁令下仍有本事在家自己做主角拍了這齣紀錄片。
內容從頭到尾只是講講戲、聊聊天,沒有刺激劇情沒有宏偉畫面,但不悶,因為很忙,他一直令你思考甚麼是電影、每一個鏡頭是甚麼意思、他在玩甚麼。
他之前的作品中最欣賞《鏡(Mirror)》(又譯《誰能帶我回家》),由劇情片變疑似紀錄片那一下真是神來之筆,笛卡兒如果能從他懷疑為夢的夢中醒來,也不過如是。
老實說他中期的《生命的圓圈(The Circle)》和《血染的黃金(Crimson Gold)》不那麼欣賞,講女權講階級,看完太沉重了。
到《越位(Offside)》(又譯《花樣足球少女》)拍千方百計潛入運動場看世界盃的一群女子,也是討論女權,但跳脫熱鬧,沒那麼低沉。我喜歡這路線多些。現實已經夠沉重了,電影不要那麼抑鬱吧。
這不是影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