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7日星期四

學大提琴的日子

《音樂人生》勾起了很多少年時的回憶。越看就越覺得,怎麼這個哨牙仔這麼面熟?(大了居然也幾靚仔。)原來我見過他的,大概也是02年(片尾字幕說片段拍於02、06和07年),校際音樂節,大提琴奏鳴曲組,他替哥哥伴奏。那時我已經高中了,他們應該還是小學生。他哥哥有一段時間和我同一個老師學大提琴,琴老師常說,他父親是醫生,有錢仔來的。我想,可是怎麼他們好像沒洗澡的樣子?玩完泥漿摔角再來比賽嗎?原來這個沒洗澡的哨牙仔這麼了不起。他的妺妹也學大提琴,見她們彈貝多芬A大調奏鳴曲,真有點想哭,我中七的時候也彈過,我很喜歡的。他們可以在中學和同學彈布拉姆斯的五重奏,太好玩了。

學大提琴的時候認識很多這種滿口英文的中產名校學生,不免羡慕他們家裡的闊綽。我小一已學鋼琴,但一直到中三也只是跟很平庸的老師,只會馬馬虎虎地見沒甚麼錯音就說︰「OK,下一首。」要等到大了慢慢自己開竅才彈得比較像樣,又到中學才發現大提琴這件樂器,買琴只敢跟母親講那個琴索價四萬多,請看起來比較實際的姐姐幫口才買成了,然後自己彈伴奏賺了三萬多去填了差額。學費也不太敢跟家裡要,他們不是拿不出,但對他們的價值觀來說是太貴了,學樂器只是「裝飾」,學了鋼琴已經「完成任務」了,並不是甚麼值得花錢的事,於是我一邊彈伴奏賺這些人的錢,一邊交學費。別人在努力會考高考的時候,我都在練琴、伴奏,常常缺課,幸好我一早決定大學要讀這麼沒前途的科目,才可以在多數人將所有活動都停了來讀書的時候,學多了這麼多。

***

西洋古典音樂可以是挺殘忍的,那是一個很具競爭性的環境。演奏時彈錯了一個音,也不能說是即興加點變化,譜上寫了甚麼就是甚麼,懂的都知道你失手/怯場/發夢/沒練熟/記性差。單是上課、回樂團就可以是很累的事,你的技巧、反應、理解、表現力別人立刻可以聽出來,不同讀書只是考個試便算,考得差還可以說不喜歡讀/課程不恰當/制度有問題,玩樂器每一刻也是高下立判的,沒興趣的話回家玩積木吧。經過這樣「殘忍」的訓練我高考時放鬆得對著問題簿裡第一頁的「This page is purposely left blank」傻笑。

2010年1月6日星期三

文法書

教我們阿拉伯文的老師本身是讀工程的,教字母時會說︰這個彎不要大於30度;別人問他懂不懂古埃及文他會說︰美國人才研究這些。他教我們時只靠中學的老本,只是馬馬虎虎,而標準阿拉伯文和他的埃及方言是有距離的,踫到複雜的文法規則,他也不太熟,堂上用的那本教科書又喜歡說︰現在不用理,後面再解釋。

不想每次上網查,買了本60年代出的阿拉伯文文法,Haywood的《A New Arabic Grammar of the Written Language》。作者說希望這本書對學古典阿拉伯文和現代阿拉伯文的人都有用,當兩者習慣不同時他會分別說明。這本書是舊派教科書,每一課講一點文法,列一堆生字,然後是阿英和英阿的翻譯練習。我是較喜歡這種方式的,新派的書(各種語言的也是)不做翻譯,文法只講很少,教幾句會話,總之就力求平易近人,但學一點就會停滯下來,因為幫不到你學會看書看文章,於是你會很快學會打招呼、買東西,但也就是這樣了,我又不是學來去唐餐館當侍應,這種書不太合用,但現在最容易買得到的都是這類書。除非去了當地,否則不靠課文去記生字很快就忘記。

最叫人驚艷的只有Orberg的拉丁文教本,書裡只有拉丁文,只靠語境和插圖去令人明白,寫得極巧妙。每課先是一段課文,是關於幾個羅馬人家庭的故事,然後是文法說明,然後是填充和問答。一開始不斷直接閱讀拉丁文,讓人學得很舒服,當然看了讀了大約十多課阻力點也會來的,因為累積生字很多,文法變化眼花繚亂。

翻譯有一個好處,就是確保你來回用過幾次那些生字,容易記得你擅長的語言裡它對應的字,但壞處就是阻著建立直接閱讀該種語言流暢度。但這不要緊,記得生字,流暢度還是會來的。

如果記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