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2016年度回顧

不是盤點新聞,只是回顧自己。

年頭的時候寫了幾個目標,打算每年也計劃一下。

1. 阿拉伯文
目標當然是各方面的能力進步,不過可量度的目標則是拿教學證書,16年秋教了一個阿拉伯文入門課程,叫做有教學經驗,成功報讀了荷蘭研究所的阿拉伯文教學課程,雖然只有兩星期,但能用阿拉伯文跟在大學教阿拉伯文的教授導師一起上課討論,自我感覺挺良好的,起碼證明自己的程度還可以。證書暫時還沒有用,不知道一帶一路的項目甚麼時候要重金禮聘我做顧問。

2. 寫作
目標是不是為寫而寫的東西,現在已寫過半,希望2017年出版。


早兩天無聊很宅地做了個進度圖

3. 學識
想讀多點政治、經濟方面的書籍,不過下半年教學以外基本上都在寫書,沒怎麼看。

4. 仁
具體來說就是說話紆迴點正面點,好像有吧。

快到2017,這感覺很未來的年份也要來了,真可怕,再轉眼就老了。

-----

相關文章︰三十歲

2015秋、16春、16秋三學期回顧

2015年暑期教邏輯,順便旁聽聖經希伯來文,這是在中大最後兼課的學期。

去埃及回來就開始第一份全職工作,教自資學位。第一學期主要教自我管理的課程,大概一般人看哲學就是這樣的東西。另外教關於中國政治的科目,雖然跟所學毫無關係,但起碼是正經的科目,看了一堆相關的文章書籍也有進益。

幸好第二個學期就脫離了自我管理這一科,教一些文化藝術、中外思想的科目,加上中國政治和帶畢業論文,還教了一個阿拉伯文入門課程。比教寫求職信感覺好多了。

不過自資學位實在不好教,剛剛第三個學期試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在導修課要學生即場略讀指定文章的部分章節然後用程式回答問題,這是借鑒在埃及上阿拉伯文標準語的經驗(相關文章),既然學生回家不看,上課練習一下速讀也好。用程式回答加上口頭抽問,之後我再解釋。有學生投訴太難,不過起碼他們對文章多些印象。

有一次導修掛八號風球停課,因為下星期要期中考所以照原訂時間在Youtube做直播,之後將我的說明剪了出來放上課程網頁,約長十分鐘,改卷時發現有聽的學生不少,以致問別的文章內容他們也答這些內容。所以網上課程確實是有得做的吧,雖然我沒成功看完過一個課程,但對比較不願意閱讀的人來說應該很實際。

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將內容都直接說明了,他們更不會自己去讀。我覺得對理工科來說通常學會概念和計算就可以了,但人文學科好像傳達了重點也不夠吧,因為整理思考的能力更重要,否則一輩子也靠別人給你整理重點嗎?

反正很多人一輩子也是跟隨別人給的重點做人,所以這不是問題?

另外這個學期講課時盡量貼近學生的動機,認真上課的人多了,講解後播一些詩作和劇作後有學生說看哭了。

不過教的東西那麼雜覺得自己像教中學多些。

-----

相關文章︰2014─15學年回顧

2016年12月11日星期日

文本史


早幾日聽了一個講座,在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工作的學者Andras Nemeth講循環再用的羊皮紙(palimpsest,字根palin的意思是再度,psen解磨平)。

羊皮紙價格高昂,所以當本來的文本不被重視,就會抄別的東西在上面。

聽這個講座才知道,我一直以為學拉丁文必讀的西塞羅《論共和國》,原來在中古時期後只剩零星段落,其餘部分是Angelo Mai樞機在1819年在梵蒂岡圖書館一個循環再用的羊皮紙抄本下層發現的。講者說最多在一個羊皮抄本上同時有三層文本。

聽這些故事才會想起,我們很容易弄錯甚麼年代的人看過甚麼書,首先很多年代中識字的人都不多,其次今日視為經典的古代文本也不是在其後每一個世代都可看到或被重視的。我們容易以為現在重視的文本一直也是如此,但這很多時候都不是事實,連巴哈也要等待二百年後孟德爾遜重新推廣,才被視為大師。

作品的命運也跟人一樣起起落落。

2016年12月3日星期六

青山遊記

五年一度的青山開放日,一早就約了朋友去參觀。終於到了期待已久的日子,十二點去到兆康站,已經見到等免費穿梭巴士的人龍,估計要等第二班車才能上,於是決定走路。

繞了一點路後總算去到,當然也是很多人,沒想到大家對青山這麼有興趣,除了花市和書展沒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


智障部好多玩具,環境非常不錯。


醫院歷史文物館比較多東西看,可惜太多人,很難細看。


有個地方叫懷舊閣以為是以前醫院的情況,原來是用長期記憶來做治療的地方,佈置成幾十年前的樣子。

去之前就研究了一下附近有甚麼食肆,住在該區的朋友提及妙法寺有齋堂,於是決定之後去隨喜隨喜,難得長途跋涉到屯門,應該要去多一個景點。


舊殿


新殿

妙法寺是現代式建築,舊殿裝飾畫有點泰國風格,新殿使用大量玻璃,有點像西安大雁寺旁邊的舍利塔。其實嘗試不同設計也好,不過不夠有趣,就落得有點不倫不類。齋堂規定每人一百元一個菜色,幾個人就有幾味菜,有點坑,不過特地來了就吃吧。

之後朋友說要去屯門站的V City商場看姆明一族聖誕裝飾,就一起去。逛了一會離開時路過地產,代理問要不要看盤,就去看了商場上蓋的瓏門,大堂閃到眼花,真是越來越虛華,叫做門也符合內裡一步就跨過的感覺。

就這樣,一日之內生前死後天上地下都看過了。

2016年11月28日星期一

網上買琴記(上)

四處問人也無法在港買bandoneon,有人推薦eBay某賣家,電郵來往後感覺還算可靠,於是鼓起勇氣拍板。但之後風波甚多。

【11月10日星期四】在eBay向德國賣家下單,付款時顯示歐元但在電郵收到賬單發覺以港元結賬,匯率極差,比信用卡還狠,向PayPal投訴。

【11月11日星期五】賣家寄出貨物。

【11月12日星期日】PayPal回覆,耍官腔表示服務使用同意書寫明會換算為信用卡貨幣再收取貨款。

【11月15日星期二】向發卡銀行投訴PayPal,填賬項諮詢表格。

【11月16日星期三】發卡銀行先行退款並開始調查。

【11月24日星期四】郵包到達香港,派送時無人在家。

【11月25日星期五】收到通知取件。


【11月26日星期六】到郵局取件,紙箱上套有膠明膠袋,回家發現紙箱浸濕,用手可直接撕開,水分應該未到達琴袋及琴身,唯濕度太高,樂器聲音甚矇,部分簧片甚至無聲。紙箱上附有香港郵政文件說明來件時包裝已濕爛 (wet and torn)。拍照寄往香港郵政並電郵賣家要求向德國DHL投訴。

【11月28日星期一】循香港郵政文件上之電話作出投訴,職員甲表示會派員上門調查,然後跟進的職員乙表示在郵局領取的郵件需自行攜帶包裝及內容到郵局處理,我表示外包裝拍有照片但已丟棄,職員乙表示無包裝則無法作出損毀報告,但表示可用我的照片向速遞公司投訴。
詢問發卡銀行調查情況,職員表示對方會在八星期內回覆,應該會重新進行交易,收取歐元。
覺得琴身不打開來抽濕好像不夠徹底,索性拆開來抽濕,之後聲音似乎改善了不少,和弦非常共鳴,但右手單音比印象中彈過的其他琴難響,不知是原來問題還是受潮所致。


教訓︰
1. 不要上網買樂器?這麼煩早知飛過去算了,要買機票但可省去網上交易手續費。
2. 小心PayPal。
3. 在郵局取件應拆開包裹。
付款、速遞這些事情我以為香港和外國公司不用這麼擔心,反而比較擔心賣家不誠實,誰知淘寶沒遇過的問題卻在eBay發生。

2016年11月1日星期二

時間.世界

學了幾個星期bandoneon,很久沒有練音階了,錄來聽,每次都是一分零八秒,其實我的拍子不太準,但竟將時間分割得如此準確。平時對時間卻是渾渾噩噩。

練習基本技巧是很單調,但又很複雜的事,時間也變得很慢。跟做運動時數著做了幾秒差不多,尤其到支撐不了的時候,痛苦,但找回活著的感覺。

相反看小說電視劇最暢快的感覺就是忘記時間。

做其他事情就是正常速度。所以找到快進、慢動作的控制鍵,就覺得特別好玩。

***

一直在考慮到底要不要認真學bandoneon,如果當年沒有學大提琴,鋼琴或許會練得多些。但學大提琴是另一個世界,音色和控制比鋼琴細緻多了,那些東西學鋼琴很難學到。bandoneon又有另一些好玩的東西。既然我學樂器不是作為職業,不去攻頂,而去探索各種可能,得著或許更多。

今日老師形容探戈的一些效果學古典音樂的人會覺得很「髒」,我最喜歡的正好是這些東西,最打動我的不是優雅,而是力量。

由n年前開始聽皮亞蘇拉,學過一段時間阿根廷探戈,到終於有機會玩bandoneon,很開心。

***

順便一提我想賣掉其中一個大提琴,想買一個bandoneon,兩者都很難搞,有人認識歡迎介紹。

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

哈拉斯巴亞

這是一句阿拉伯文,意思是夠了。

用阿拉伯文因為只有阿拉伯文才能表達我對沙地阿拉伯老師一家人的厭惡。

親愛的,相信我,我保證不是粗口。

***

幾年前他們在時陪他們處理了很多事情,也當練阿拉伯文。但現在跟他們練已經沒用,因為他們只跟我談低層次的話題。

今個學年他們又來,陪他們找了房子,報了學校,暑假還有時間就算了,這些人不知進退,到現在還一直有甚麼事都找我,當我是妹仔。我尊師重道,他得寸盡尺。早幾天碰見沙老師,他有文件要公證,還問我可否送去,我差點沒說粗口,禮貌地說沒時間,他還一直想塞給我。

阿拉伯人中,相信沙地阿拉伯人是最討厭的了,其他國家還可能覺得自己窮,自卑,要跟其他地方學習。沙地阿拉伯有錢,於是無自知之明,但驚人地懶惰無知又迷信,大太太說︰「今年朝聖沒讓伊朗人來搞事,就沒人死,讚美真主。」讚美真主,這樣不知所謂的人也沒滅絕,還有錢,想必是神蹟。

有神蹟,即是有神,我找到神存在的證明了。讚美真主,真主真是無處不在。還證明達爾文錯了,不是適者生存,是信者得救。達爾文錯了,那神創論肯定成立。我不只找到神存在的證明,還一舉找到神創論的證明,真主至大。

啦啦啦啦啦啦。

這是阿拉伯人高興時用的歡呼聲。

這下子我肯定上天堂了。天堂有處女,多好。咦不對,我有要處女嗎,還是我會變成永遠的處女、每次都是處女?太可怕了,至仁至慈的真主呀,不要讓我上天堂。

***

看著他們,忍不住覺得,伊斯蘭教禁止吃豬肉,是否同類不相食的意思。他們又懶,又胖,又淺薄,實在處處像豬。不好意思,我不該這樣說話的。豬的智商很高。

薩依德在《文化與帝國主義》第二章中,提到紀律作為帝國主義的藉口。但他們身體力行,讓人覺得不是藉口。

***

以上言論不指稱全部沙地人,但相信適用於大部分,很大的大部分。如果用歸納法、講事實是種族主義,那甚麼關於文化、民族的話都不該說了,除了說「歧視女人,做得好」、「愚昧,做得好」等等吧。

2016年8月18日星期四

看電影學埃及話

這一年來,全靠迷上了有埃及影壇灰姑娘之稱的蘇雅.何施妮,看了她的無數電影多次,埃及話程度大有進步,聆聽、對答功力大增,跟人溝通流利有信心多了。

最先看的是她和奧馬.沙里夫主演的《緋聞(إشاعة الحب)》(奧馬.沙里夫居然是演不擅交際的毒男),是改編自美國劇本的喜劇,對話改得精妙,演出恰到好處,百看不厭。(還未能每句都聽到,沒資格厭啊。)


全靠她才將我的埃及話程度大幅提高,為表答謝,決定將她封為祖師奶奶

最喜歡看她跟魯什第.阿比薩合作,他又有個稱號--埃及唐璜(埃及人很喜歡弄這種稱號),是埃及意大利混血兒。有些電影看到他有點肚腩,不過樣子英俊就算啦。

兩人合作的電影中最喜歡《小魔女(الساحرة الصغيرة)》。


他們常演假父女真戀人,其實他們外形沒差這麼遠吧。可能埃及人有戀父戀女情結。

蘇雅.何施妮年輕時多演反叛女生,中年時卻常演悲劇怨婦,叫人看不下去。2001年她從倫敦寓所露台墮樓,陰謀論者認為因為她要出自傳爆政要風流史所以被滅口。

這些商業片比較淺白,程度一般也看得懂(其實聽不懂應該也看得懂劇情),適合用來學埃及話。文藝點的可以看這裡介紹的小說改編電影。

2016年8月4日星期四

布老母分類學學習成果

現在學界時興在課程設計和簡介中寫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不知哪群智障高層帶起這個潮流。

以前的大學課程,文件上最多大概說一下範圍內容,現在不行,要說︰

學生修讀《維根斯坦後期哲學》後,能夠︰

描述維根斯坦後期哲學中的主要概念;
指出維根斯坦後期哲學與前期哲學的主要分別;
分析維根斯坦後期哲學與當代分析哲學的關係;
評價維根斯坦後期哲學。

據說這種表達方式,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結果為中心,有別於原來的做法,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學內容為中心。

可是,老實說,整件事有比教授說「這科的內容關於維根斯坦後期哲學,我們主要討論《哲學研究》第幾章至第幾章和誰誰誰的文章,你最後要寫一篇三千字的論文」好嗎?跟列出讀甚麼文章有分別嗎?甚至直接列出會討論甚麼材料更清楚吧?

應該是差了吧,本來尚有點文藝浪漫,現在變得像電飯煲說明書一樣乏味︰「按左邊的快速鍵,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煮熟米飯;按右邊的蒸煮鍵,則能夠蒸熟食物」。所謂「以學生為中心」,就以乎是說飯煲說明書「以飯煲為中心」的意思。

就算你說學生修讀後能夠怎樣,其實又有何保證呢?課程內討論研究了這些內容,有心有力的學生就能夠做到這些「學習成果」,無心無力的學生仍然只會記得維根斯坦「幾靚仔呀」。

我很努力地同情地了解這套東西,我覺得在教語言或教一些有明確技術性內容的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例如︰

學生修讀《阿拉伯文一》後,能夠︰

問候朋友及其家人;
回應別人對自身及其家人的問候;
問路(包括問廁所在哪裡);
進行簡單對話(例如回應說自己結了婚,沒有未婚朋友介紹給對方);
討價還價(例如說「很貴」和問是否中國製)。

因為你上課的內容真的是直接學習這些東西。但抽象的科目根本就不是這樣運作,為甚麼要勉強照這個格式去做呢?究竟是哪個天才決定所有科目都要這樣做的呢?

另外一點就是,這種「學習成果」中間用到的動詞也是有學問的,要照唐老鴨的遠親布老母發明的布老母分類學(Bloom's taxonomy)遞進,先記憶然後明白然後應用然後分析……能做到的事情層次越來越高。

但問題是,這個布老母分類學根本十分粗糙隨意,誰說學習過程都是這樣的?我一邊應用一邊記憶然後明白不行嗎?

每次看到人剎有介事地談這種東西或甚麼管理學的KCUF,這些「理論」簡直跟星座一樣「僅供參考」,但這些人卻覺得自己十分有見地或十分才俊,真是難受。

2016年8月3日星期三

阿拉伯文書法筆終極答案

幾年來一直嫌沒有找到滿意的筆寫阿拉伯文,在埃及時去美術用品店找傳統的蘆葦筆,居然是中國製的,還有點發霉的樣子,於是就沒買。

昨天在中華書局看到桌上放著免墨水寫紙讓人試毛筆,才忽然想到這種紙其實寫甚麼文也行,之前居然沒有想到,看到九宮格就覺得要寫中文字,實在太蠢了。加上之前翻西洋書法書見畫筆好像也頗適合寫書法,於是在中南文具買了一套不同形狀的畫筆,看看有甚麼效果,發現其中的海綿掃(foam brush,左一)出奇地不錯。


循著這個思路今天回家前順道在雜貨家品店逛逛,看有沒有化妝或清潔用品合用,看著看著忽然想起家人買外賣拿回來又不用的一堆木筷子。

又是一個「之前居然沒有想到」。


一分錢也不用!筆頭用界刀就能批!蘆葦管粗,木筷子卻已經削得頗幼了,幾刀就行!效果跟蘆葦筆一樣!

這不是完美的答案嗎?

我居然想了幾年試了無數不同種類的筆才想到!

面壁思過去。

-----

相關文章︰
阿拉伯文書法筆

2016年7月24日星期日

埃及人吸煙很兇,大概是沒酒喝只好狠狠地吸煙,甚麼煙都吸,水煙,捲煙,汽車黑煙……啊,怪不得阿拉伯文叫喝煙,不叫吸煙,不是跟喝酒更像一回事了嗎。

有趣的是在埃及讀書的西方人好像也吸煙吸得更狠,但他們仍喝酒,真是雙管齊下,怪不得美國總是不夠阿文人才。顧著開派對,學到幾句阿文回家?埃及人又不去他們的腐朽派對。

去的都說英文。

我一向對這些刺激性物質沒興趣,我相信清淨無為。不就是多巴胺嗎,還不如性高潮。

自然,健康,環保,無污染。一人成行,二人成雙,三人行必有我師。

當然這方面就不及聖地的守護者沙地阿拉伯人了,娶幾個老婆,熱鬧得很。讀了好些經典好像沒說群交不清真。但倒常常聽見他們特別嚮往遠東文化。

總是問我去哪裡買壯陽的中成藥。

我覺得這種秘密不能便宜了外國人,他們讓我去麥加之前是不會告訴他們的。

有一次同學去土耳其旅行回來買了土耳其軟糖,不知怎的盒子上寫著春藥,只是有點果仁就敢這麼寫,可見他們有多虧。

我的阿拉伯文老師從此改問這個哪裡有賣。

怪不得土耳其不太平,想必是三教九流黑白兩道都買軟糖去了。

2016年7月18日星期一

外遊警示

法國近來屢次發生恐襲,保安能力成疑,自己也宣佈緊急狀態,香港保安局的外遊警示級別仍然只是黃色(提高警惕),對比起來埃及上一次襲擊是去年,但外遊警示是紅色,又例如伊朗近幾年都沒有事,卻跟法國同級是黃色。

不要誤會,我跟法國沒仇,還學過法文讀過笛卡兒彈過德布西看過杜老福甚麼的,應該算十分一個francophile。

但這個外遊警示到底跟一般人的粗糙印象有甚麼分別?我不如去問樓下看更?

見人死立刻轉警示好無情?警示表上的國家都夠傷害他們感情的。

法國僑民、商會的勢力不能得罪?

對法國只能說Je suis xxx,不能說法國好亂好危險?只能說非西方國家?

這樣的外遊警示真是Merci beaucoup(多謝晒)。

【現時警示】

黑色(不應前赴)︰敘利亞

紅色(避免前赴)︰埃及、黎巴嫩、巴基斯坦、土耳其

黃色(提高警惕)︰巴林、孟加拉、比利時、法國、印度、印尼、伊朗、以色列、日本(福島縣)、肯尼亞、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俄羅斯、南非、泰國、突尼斯、越南

又去埃及?

已經去了三次埃及,一個地方能玩這麼多次嗎?

在街上隨便找個香港人來問去過日本幾次吧。

當然我的選擇冷門些。

但懂得一個地方的語言完全不一樣,進入一個文化一個世界,經驗層次豐富得多,可以看的東西也多得多,對我來說隨便逛書店也可以消磨一天。

這種情況下去旅行是另一回事,就像一般人可以隨時去台灣吃吃東西逛逛街,是一種回鄉度假的概念。

埃及真的玩不厭,由古埃及到希臘羅馬到基督教到伊斯蘭時期,看不完的文物古蹟,古典音樂民間音樂懷舊金曲流行音樂聽不完的各種表演,素食多,消費又便宜*,真是找不到理由不去。

文學風氣又盛,看不完的新舊作品。而且他們真的會談論,剛好當期文學雜誌附了一本汪國真的詩選(奇怪的選擇,可能比較易譯),幾個人問我認不認識。

當然很多東西相對落後,但對我都不算大問題。一來我沒有潔癖,二來不但不介意殘舊,還覺得是情調。

來年可能也會去,或去另一個中東國家。又上課又玩真的開心又充實,完全洗去一年工作的困倦,有返老還童的作用。

唯一遺憾的是耶路撒冷、伊斯法罕、大馬士革,前兩者都輕易去了,後者卻不知何時。

*一個月開支︰
機票︰5351港元
學費︰8808(大概$5400教學課程40小時+$3400語言課程50小時)
住宿︰2143
交通︰1271
飲食︰504
門票︰256
書籍︰1994
手信︰270
其他︰260
-------
總計︰20857

即是大約五千機票,九千學費,四千生活費,二千購物。

2016年7月16日星期六

阿拉伯文教學

在開羅的荷蘭研究所讀阿拉伯文教學課程,每人要做聽講讀寫各一節課的簡介,導師提議每課以聽講讀寫一項為主,但可以盡量結合練習其他技能。

這個「功課」對我來說頗有趣,不斷學語言但很少教,其實很想向人傳授自己的經驗。以下是我四節課的內容。

【聆聽課】
程度︰中級初期
背景︰討論聽過甚麼阿拉伯歌曲。
主軸︰聽阿詩瑪韓的《你甚麼時候會知道》(來自電影《愛與復仇》)。
過程︰默寫第一段,根據能力默寫其他。(導師提議︰填充,例如一次填動詞一次填名詞。)

聽起來好像很悶,其實我覺得默歌詞很刺激,好像打機︰有拍子你知道哪幾個字你沒抄到,但再聽可能還是聽不出來。以前法文課常常做。

【口語課】

網絡圖片

程度︰中級後期
主軸︰討論電車難題,練習比較級、連詞。例如︰「這邊比那邊多人,但是……」。
後續︰寫短文討論。(其他人提議︰口頭報告新版本。)

用哲學問題來教口語、文法,氣死哲學家,哈哈。好處︰有圖易溝通。

【閱讀課】
程度︰中級中期
主軸︰閱讀奇蘭尼的《月上兔》,靠書中插圖解釋生字。
後續︰討論不同文化對月亮的觀感;創作類似故事。

去埃及沒帶電腦,翻電話裡下載了的書找靈感時看到這本故事書,才知道印度人亦將月亮和兔子拉上關係。故事來自《本生經.兔本生譚》,大意是︰

從前,四種動物立志布施,其中兔子只懂拔草,於是修行人來時捨身投火,帝釋為之震動,便將兔子形貌繪在月亮上。兔子是佛陀前生。

這個故事比嫦娥浪漫多了,還是印度境界高。部分學者認為玉兔是受印度影響。

哪想到讀阿拉伯文故事書會兜回來檢視漢人神話來源?

常常忘了印度傳入來多少東西。

【寫作課】

網絡圖片

程度︰中級後期
背景︰讀陶菲格.哈基姆《四個獨白》選段,討論內容和技法。陶菲格.哈基姆寫這個劇本後受到愛茲哈爾宗教學者的大肆攻擊,質疑他憑甚麼對真主說話,又給告上法庭,幸好無罪。
主軸︰寫一篇《對神說》或《對自己說》。
過程︰跟同學討論大綱和草稿。
後續︰將獨白唸出來錄音。

來自比利時的同學們覺得涉及宗教很敏感,可見歐洲左膠到甚麼程度。

***

一邊上課一邊想有甚麼東西現在教書能用,因為在大專教的學生英文不好,但又要用英文上課,照以前上導修直接丟給他們一篇文章做報告的方式不太理想,指出他們的錯處又不領情,當作中學生「活動教學」學英文的思路好像比較適合。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語言遊戲

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認為語言是個有特定規則的遊戲,多於如他早期的《邏輯哲學論》所言,是描繪、反映現實世界的形態。

他舉例說有個人要起樓,對助手叫︰「板。」、「柱。」、「樑。」……助手就會拿過來,完全不需要完整句子。可以想像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原始語言。就像在新年時小孩對長輩說︰「恭喜發財」,對方就會拿出紅色的紙包,跟對方有沒有發財無甚關係。

學阿拉伯文的過程更是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

學問候、客套話、祝賀語時,常常尷尬在知道意思,但不記得正確的答話是甚麼,因為都是頗類似的話,不太好記,但你不能亂用答甲句的話來答乙句。通常可以用同字根的字回答,但也不一定。

這時最感到語言是個遊戲,「哎我又忘了下一步怎麼玩」,只能靦腆地笑和說謝謝。

最討厭遊戲失分了。

-----

延伸閱讀︰A list of Syrian Arabic politeness formulae

生活


開羅的旅舍

為了盡量將回程行李重量預留給書籍,外穿的衣服只帶了多一套,此外就是睡衣和一些不要的衣服預備爬山或去沙漠時御寒。結果多帶的一套衣服其實沒用,幾乎每天都是穿同一套衣服,幾天手洗一次,房間裡綁一條包裝用的尼龍繩(想過買晾衣繩,但覺得更笨重),早上就晾乾了又可以穿。生活真的可以很簡單。

行李裡唯一「不必要」但覺得很值得帶的東西是旅行電熱水壺,這樣不用去廚房用公用的。用塑膠罐一次裝一大罐生水,帶回房夠一兩天用,方便得多。又帶了個玻璃罐來當杯用,走時可以留下不要。這是參考小時候在大陸坐火車的經驗,那個年代人們用玻璃罐當隨身杯,在火車上裝熱水泡茶。

買了個有掛勾的洗漱袋,洗澡時掛在廁所確實方便多了,每天就提著洗漱袋和兩個膠袋(一個放乾淨衣服一個放髒衣服)去洗澡。

還帶著幾個購物袋,兩個買食物時用一個買非食物時用。

其他幾乎甚麼都沒帶,但其實也用不著別的東西。

2016年7月7日星期四

【7月1日】杜拜

在埃及飛機起飛時,旁邊的老女人不知是甚麼原因,一直嫌頭熱,調冷氣口吹著頭還不夠,又讓他的孝順兒子拿紙對著頭當扇撥,我心想你這樣辛苦不如除頭巾吧?這麼老不怕給男人看見頭髮了吧?但她就是不除,我倒給她兒子撥的冷風吹得頭痛了,好在我之前學到一招「梳頭功」,用手指狠狠地梳熱頭頂,就不痛了。

(歡呼聲)我用農耕文化戰勝遊牧文化了。

在杜拜半夜一點下飛機後,很幸運地找到沒有扶手的長椅,睡到六點出境。在伊斯蘭國家星期五是假期,齋月放假更狠,可沒想到地鐵會早上十點三十八分才開第一班車,巴士又要在地鐵站買票才可以搭,於是只剩的士可以選了。本來想不如等地鐵吧,反正店鋪也不開,但實在無聊。

創意題︰這種情況下有甚麼省錢的辦法呢?

(不好意思窮酸得嚇到大家了,中產下流,我要儲首期啊。)

(你八十後去旅行還儲甚麼首期。)

我問路過的機師交通問題,他說的士出機場有點坑人,一起錶就25迪拉姆(1迪拉姆約值2.2港幣),用手機程式電召價錢更合理。

可是旅行沒網絡怎麼召啊?

不怕,沒有互聯網以前人類也是這樣過來的。我們有比手機程式更加先進的方法,我們可以用機械波和電磁波。

我的意思是聲音和表情。

我問旁邊講德文的夫婦要不要同坐的士。

幾十年前學的德文終於派上用場了!跟他們說了一句Entschuldigung(「不好意思」)成功搭訕,不過接著就用回英文。的士出去市內黃金市場,50迪拉姆,我付了20,德文替我省了30,大家看學語言多有用,書中自有黃金屋啊(傻的嗎你德文學費付了多少)。


店鋪還沒開有甚麼好做,答案是看招牌。這個拼音是甚麼概念?


這東西能出境嗎


阿拉伯文原來可以直排


杜拜確實沒甚麼好看,坐的士到黃金市場,黃金市場就是整條街的金鋪,比彌敦道更集中,最特別的是有傳說中的殺人放火金腰帶賣。不過我想襯黑色長袍應該還可以的。


看了一下附近的香料店紀念品店,香料店無一例外的用普通話問要不要藏紅花。


之後坐渡輪去對岸,1迪拉姆,跟飲料是唯二跟埃及的價錢可比的,其他都貴得多。坐渡輪基本上就看完兩邊的舊建築了。對岸也是一排紀念品店,店員頗討厭,會站在你面前擋路。



杜拜博物館

旅遊書說岸邊的杜拜博物館星期五下午會開,但看門口告示原來齋月星期五完全不開。於是決定坐地鐵去杜拜商場,見識一下海灣國家人民無事好做只能消費的糜爛。

其實是熱到投降,連我在香港不用開冷氣的人也覺得街上太熱了,又沒有吸引人的建築。進地鐵前路過一間超級市場,不想再喝假果汁,於是買了一瓶法國假啤酒,好難喝。


跟香港一樣必備地鐵上蓋加冷氣天橋

想看別人的荒謬,卻看到自己的日常。

由地鐵出口到杜拜商場,大概走過十條輸送帶,冷氣十分強勁,在街上熱死,在商場冷死。跟香港挺像。

一直想起以前阿拉伯文教科書所選關於海灣國家的文章,說根本不可維持,環境不適合多人居住,又熱又沒水源,卻瘋狂地耗費能源去改造,到石油用完後整片土地就會被棄之如敝履。

其實別人來到香港也可能有這樣的感覺,連石油都沒有,一樣是一座座巨型冷氣商場,能源消耗量絲毫不輸。

人類的遷徙居住還有很多因素吧。

***

去到商場看平面圖,見有書店便去看看,猜猜是甚麼集團?


竟然是日本的紀伊國屋。書店以英文為主,但阿拉伯文部也很大,比我在開羅市中心去的任何一間書店都全面。關於沙漠發現石油後國家的變化的沙地阿拉伯禁書--阿卜杜.拉哈曼.穆尼弗《鹽城》五部曲也整套整套地陳列著。

杜拜雖然號稱國際城市,杜拜商場雖然看起來跟別的商場差不多,但齋月日間商場內的食店一樣不准開。

杜拜的唯一好處是不會因為不是本地人而被瞪,杜拜街上很難找到一個原居民。今天街上都是東南亞人為主,地鐵上沒有一個阿拉伯人。整天下來講阿拉伯文的只有海關關員和杜拜商場的接待處職員。

【6月30日】邏輯

在埃及的最後一天,想去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碰碰運氣,雖然未重開,但見它一直有工作坊之類的活動,或許能進入參觀。去到門口,只有警察,他說今天假期沒職員上班。之前也看到國會通過今日成為革命紀念日公眾假期,但又說博物館免費開放。接著順路去去年沒時間去的鴨甸宮博物館,也是沒開。

對啊,免費入場不表示會開門,不是嗎?

革命紀念日列為假期也不表示革命成功啊,不是嗎?

埃及人的邏輯程度很高呢。

***

怕齋月下午塞車,六點四十分的航班,下午不到三點就出發往機場,但因為革命假期,交通前所未有地暢順。

到達機場,又是一場戰役。每次來埃及最辛苦就是在開羅機場了。

首先進門要掃描行李,但人多非常混亂,排隊時不斷被後面的人用行李車撞腳;然後進大堂又再掃描一次,同樣混亂,不同人的東西堆在一起,但掃描兩次又如何?我的手提行李一樣有大於100毫升的液體容器、激光筆這些不知埃及機場是否准許攜帶的東西。第二次掃描時警察看到我整個行李箱的書命令我打開來檢查,我邊打開他邊問︰

「帶回去賣嗎?」

我說︰「我讀阿拉伯文,買來自己看啊,書在全世界都賺不到錢的不是嗎?」

他就滿意了。一個工作人員又很八卦地拿起一本來看,經我再三要求才讓我將書放回行李箱艱難地關好(我都坐在行李箱上才能關上)。

由的士到達機場,到來到航空公司櫃枱的排隊,已經用了45分鐘。

終於到我辦登機證,先稱行李,登登登登,超重了3.5公斤,因為我想最多就拿出來手提嘛,結果又要開箱,拿了一袋書出來,再稱是31.8,還是超了一點,不過他們也算了。但這次拿行李箱鎖匙時跌了家門鎖匙出來,行李托運後在機場來回找了很久,幸好原來跌在行李箱中,但當下簡直崩潰。好吧三十幾公斤的行李是我自作孽。

在等櫃枱職員辦完後面的人的登機證再辦我的時,幾個阿拉伯小孩見我對著地板東張西望問我甚麼事,我說我在找鎖匙,他們就很認真地幫我找了一下;同機的一個香港旅行團中年肥胖女導遊以為我插隊,團員解釋說我在他們前面,她還說甚麼「女人最喜歡插隊了」。

在埃及一個月,最討厭的,是一個香港人,夠諷刺吧。

2016年7月6日星期三

【6月29日】愛神

酒店風扇很吵,開冷氣又太冷,睡睡醒醒,到六點多乾脆起床吃早餐,七點多出門。奇怪的是,幾個城市相距不遠,但基那的水最好喝,索哈傑和阿拜多斯水質都不好。

本來想搭的士來回,但司機說不等我回程,不如搭小巴算了,要搭兩程才到,不過很快,只是不到門口要走一段路。


鄉郊風景不錯


到了



先看旁邊的次要建築



基督徒很努力的破壞所有偶像


聖湖,現在沒水


這個角度看有點像古波斯墓


建築群

到了旦得拉城愛神哈托爾神廟,外庭建於羅馬時期,內庭建於托勒密時期。跟新王國時期的建築對比,時代不同,風格大異,雖然保存得完整,但字體完全給人亂來的感覺,毫無法度,完全丟失了新王國的氣勢,顯得虛浮混亂,反映著一個文化的墜落,好像荷李活電影裡的古埃及,原來我怪錯他們了,他們還是很認真的,只是重現了古埃及沒落時的美術風格。


外庭



進入內庭


秘道一樣的樓梯


天台所見風景


政治混亂無名,宗教變化無臉


木乃伊


天台



「我俾面你!」



我畏高但我爬了上去

這間神廟最特別是有樓梯上殿頂又有秘道通往地下室,很有探險的感覺,這些都跟祭神儀式有關,另外因為殿頂仍在,陽光由天窗落下,很漂亮。可惜的是仔細看就覺得壁畫沒有美感。托勒密時期政治混亂到壁畫沒有填上帝王的名字,因為怕一下子又換人。


神廟後面外牆刻著克麗佩脫七世和她跟凱撒生的兒子。

看完後跟殿內的守衛和警察聊天,他們總是最有興趣問中國有多少穆斯林,還有甚麼教徒,好像天底下最重要的就是宗教,信伊斯蘭教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大概十二點到基那火車站,買下一班往開羅的火車,1點05分,車程九小時,這次總算準時。這個火車站又在大興土木,埃及政府真的很努力創造就業機會。

又買到近門口的位置,人來人往,二手煙又吹進來。幸好一半路程到艾斯尤特時大部分人都下車了,可以坐別的座位。車程中有小販賣小食有小販賣飲料,最奇怪的是有小販賣士巴拿。

開羅我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