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耶穌受難



(完整Playlist)

聽Richter在1971年指揮的《聖馬太受難曲》,不禁迷上這個「現代主義」版本,從頭到尾一句不漏地聽。雖然我喜歡近年出現的「修正主義」學派,力圖還原當時的效果︰仿古樂器啞色的音質、不平均的音距、輕巧的編排,但不能否認這個版本很好。而且竟會花心思在舞台設計,顏色很素,象徵很強;各人的造型到了40年後的今天又成了復古的對象了。

一位評論者說得好,巴哈是「超越歷史」的,不一定要重構當日的條件,正如我們可以用鋼琴去彈巴哈,雖然當年並未有鋼琴。無論用哪種方式,都可以觸及完美。

***

看耶穌臨死的故事,想起伊斯蘭教徒常用的一套說法。

伊斯蘭教徒常說耶穌不吃豬肉,伏地而禱等等,跟穆斯林的做法很相似,所以基督徒應該效法他們,因為敬奉耶穌便應當學習他的行事。可惜,按照這個推理方式,基督徒不應該當穆斯林,應該當猶太教徒才對。

有學者說,福音書裡對猶太人越來越負面的描述 (彼拉多撒手不理仍要求處死耶穌),是為了向非猶太人傳基督教而慢慢演變而成的。反猶主義者以猶大為猶太人的典型,貪圖小利,背信棄義,可是耶穌也是猶太人,如果要去除猶太文化的毒瘤就該將整個基督教連根拔起才是。聽《聖馬太受難曲》,更感到所謂西方文化是當日地中海文化圈的一支後代,這幾年學阿拉伯文對文明史、思想史的認識很有幫助。

綜觀今日教會認可的四福音書,完全不及《猶大福音》的義理高超,釘十字架既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猶大就是大配角,沒猶大,只有面目模糊的一群暴民,整齣戲就太平面了。所以《猶大福音》裡說耶穌私下吩咐猶大,請他當此苦差,少有地沒有當讀者是白痴。

如果說基督教以耶穌釘十字架的感人故事傳教,而伊斯蘭教以穆罕默德的虔誠純樸、早期穆斯林的百戰百勝去傳教,那是基督教有趣些,雖然隱含贖罪這項難以自圓其說的教義。什葉派的卡爾巴拉之役,穆罕默德的外孫壯烈犧牲,就接近釘十字架的味道,可惜耶回都丟不下《舊約》的包袱、暴虐的上帝,兩教的教義均充滿恐嚇,不信就下地獄,不信就要受罰。

基督教的關鍵教義是耶穌釘十架而死然後復活。在伊斯蘭傳統裡,耶穌是先知,是升天而去,不是釘十架而死的,因為他不是神子,伊斯蘭教亦沒有神子代為贖罪的說法。還是耶穌其實娶妻去了印度?基督徒覺得說耶穌有妻子或跟誰有關係是很褻瀆的事,但說真的,童子不會太過純情了嗎?如何擔當救世主的大任呢?

到底當日在耶路撒冷發生了甚麼事,以致眾說紛紜,流播深遠?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穆罕默德漫畫

打籐一百下如果你不笑死!

早前法國諷刺漫畫Charlie Hebdo以伊斯蘭教為主題,封面是穆罕默德,惹來軒然大波,編輯部被炸 (有可能是以色列特工做的),網頁被黑客入侵。2006年荷蘭亦曾有漫畫家畫穆罕默德後被恐嚇。

這篇文章的分析頗有趣,裡面提到穆罕默德在伊斯蘭教中不是神,所以不在禁止形象化的範圍,經中只是明文禁止拜偶像。除非對教義作較嚴格的解釋,以致所有人和動物的畫像都違反教義。所以如果穆罕默德的畫像違反教義,那伊斯蘭國家常見的政治人物大海報亦違反教義。其實伊斯蘭國家的刊物並不是真的完全沒有穆罕默德的形象,雖然多在遜尼派鄙視的什葉派筆下出現。(我喜歡什葉派多些。)

多數教徒都是人云亦云的,近代因自卑而生的極端化越傳越廣很可惜。


蒙面先知 (16世紀波斯插圖)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伊斯蘭教徒眼中的歷史


剛看完《Destiny Disrupted: A History of the World Through Islamic Eyes》,很不錯,序尤其值得看,短短篇幅裡勾勒出伊斯蘭史觀的框架。

書中講立教的歷史、哈里發、什葉派、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奧斯曼帝國……線索很清楚,對社會經濟情況都有論及;探討18世紀起與歐美的關係亦有見地,只是關於911及之後的事件篇幅不多,不過作者說那還太近,不算歷史。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

初級阿拉伯語課程

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初級阿拉伯語課程

由敘利亞人教授。他也是這間食肆的老闆,我跟他聊過,有甚麼文法錯誤他都會忍不住改正,應該教得不錯,肯定比阿老師好多了。他不喜歡我們講埃及話,我們就特地講來氣他。

學院網頁上的介紹︰

The course cov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abic scripts; the nature of noun; personal pronoun and pronoun suffix; preposition and some special partcles; perfect and imperfect verbs and its derived forms, verbal noun including active and passive participles; moods including the indicative, jussive and subjunctive; imperative and prohibition; sound and broken plurals; adverbs of time and place and numbers etc.

Instructor: Mr Omar Ayash
Total Hours: 45 hour(s)
Session: 18
Place: Mongkok Learning Centre
Commencement Date: October 24, 2011
Week: Monday
Time: 7:00p.m.-9:30p.m.

Tuition Fee: HK$ 2,500.00
Enquiries: Telephone No.: 27810592
Fax No.: 27708275
E-mail: scs-lang3@cuhk.edu.hk

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公關手段



偶然看到這個埃及電視上關於巴哈伊教地位的辯論節目,挺有趣。我還想,真好,正想找加了字幕的阿拉伯文片段。於是找片頭裡的「MEMRI」組織。但去到這個組織的網站,卻發現他們選用的片段很巧妙地著重回教國家的黑暗面,很多「聖戰」宣言、伊朗激進派的發言之類。然後就發現這個機構是兩個以色列人創辦的,其中一個還是以色列軍方的前情報人員。

這個機構專門將阿拉伯文、波斯文和土耳其文的新聞翻成英文,放在網上免費閱覽,讓不懂這些語言的人,尤其記者,「了解」中東。

延伸閱讀︰
MEMRI - The Middle East Media Research Institute
Selective Memri (The Guardian)

2011年10月6日星期四

豐乳肥臀

我在沙老師家吃過幾次飯,他們管四、五點那餐叫「午餐」,於是我問他甚麼時候吃「晚餐」,他說十一、二點。

後來我問︰「我看書上說阿拉伯人以前喜歡胖女人,那現在還喜歡胖女人嗎?還是以前而已?」我見二太太很瘦,大太太中年發福。

他答︰「對,阿拉伯人以前喜歡胖女人。其實到現在也是喜歡胖的,不過不是整個人都胖,是胖在應胖的地方。」

我覺得這個說法很好笑,不過他是很正經地說的,或者所謂「胖」應該說是「豐滿」吧。阿文系博士說的阿拉伯文應該沒有問題……

PS. 請問Allan這是性騷擾嗎?

2011年10月5日星期三

邯鄲學步

看見阿老師時,常常想起邯鄲學步的故事。他整天講英文,阿拉伯文都交回給真主了。

可惜他最愛講的英文亦不很好。例如rubber在英美的意思不同,他就不知道。有一次上課時他找不到橡皮擦,一直自言自語︰「Where is my rubber?」那時班上就是加拿大交換生和我兩人,下課後加拿大生說他很想答道︰「Ask your wife.」早幾天上課一個女同學的橡皮擦斷開兩截,我就很期待阿老師說︰「You broke the rubber.」

又例如他多餘地用英文告訴我他跟沙老師 (用埃及語) 在討論沙老師母親的簽證問題,竟說︰「His mother expires this week.」我笑到肚痛。

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埃及話教科書Kallimni Arabi


打風放假,讀了一天埃及口語。

讀了大半本Kallimni Arabi,是美國開羅出版社一個埃及口語教科書系列的第二本書,內容挺實用的,但全書只有阿拉伯文,生字都沒有解釋,好在對我來說是偏淺的。我主要是用來練習聆聽。

上網查生字時發現埃及口語好些字來自土耳其文,如دوغري (直) 和بعضه (也是)。

2011年9月28日星期三

很不浪漫

沙老師︰「我問路男人都不願答,女的就很好,甚至會帶路。」

我︰「是不是因為男的通常不會講英文?」

沙︰「似乎不是,教我英文的澳洲人美國人都說是這樣,不是溝通不了,只是不喜歡答。」

我︰「香港女人喜歡歐美人,或者她們以為你是意大利人。」

沙︰「但教我英文那幾個人都說香港女人很不浪漫。」

我︰「哦?為甚麼?因為她們喜歡講錢?」

沙︰「不是。」

我︰「因為她們很忙?」

沙︰「可能吧。在沙地就相反,女的整天在家,男人不早點回家浪漫就有麻煩了。」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沙地阿拉伯國慶晚宴

去了沙地阿拉伯國慶晚宴混飯吃,上一年是80周年,曾蔭權去了,今年是81周年,來的據說是首席大法官,他致辭時常常說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但Special聽起來好像sexual……

有個看起來不到30歲的巴勒斯坦人跟其他同學聊天,他說他住在香港25年,但不會中文,又說不會標準語,只會巴勒斯坦和埃及的方言。不知道他看不看得懂阿拉伯文。想問他對申請「入聯」的看法,不過他剛好要走開了,就沒問。

沙地大使到我們的攤位時阿老師很緊張要我們全部立刻去「接待」,其實大使又怎麼樣了,國王來到的話阿老師會衝去吻他腳下的塵土吧。






沙地阿拉伯國慶雙周

每年的9月23日是沙地阿拉伯國慶,今年9月23前的兩個禮拜對我來說是國慶雙周,因為幾乎都在為剛從沙地阿拉伯回來的沙老師奔走。

【9月11日星期日】申請寬頻。

【9月12日星期一】弄簽證。

大大增加對入境處運作的了解︰誰都只會回答關於自己部門中的部門中的部門的問題。

去過灣仔入境事務大樓的2、5、7、24樓,知道甚麼叫「受養人」,誰可以是「受養人」。對拿工作簽證的人來說,妻子是受養人,兒女是受養人,父母不是受養人,二太太不是受養人。受養人可以拿跟「養受養人的人」的工作簽證同樣長度的居留簽證,非受養人只能用原來的旅遊簽證。

等叫籌的時候,有一會兒旁邊就坐了一家正統派猶太人。沙老師的母親如果在場應該很有興趣,她舊年就特地去看羅便臣道的猶太會堂,說在沙地沒看過。(其實她只是六十幾歲,但應該因為糖尿病所以行動不便,眼耳都不好。)

【9月14日星期三】去機場貨運站拿另外空運的「超重」行李。

所謂行李是6箱東西,170公斤,要清關。貨運站的人都很好,有問必答,海關的職員也很幫忙。

之後順便一起「押運」,去了他家,第一次跟大太太聊天。她在沙地阿拉伯做文職。她說想找工作,不過她在這裡除了教阿拉伯文可以做甚麼?總不會做清潔吧?(不是教書也很難拿工作簽證。) 跟他母親就很難溝通了,她只會說利雅得地區的方言,沙老師的兒子替我翻譯做標準語。其實不是差很遠,但以標準語也只是勉強聽得懂的程度再變一下就更聽不懂了。

去到他們家就不停地吃東西,喝咖啡吃棗,麵包配茄子、薯仔、芝士、各種醬,甜品……他們裝咖啡的壺很有趣,看起來像個傳統茶壺,但頂部是一個用來開關壺嘴的按鍵。

連包租婆我也見到了。她大概五六十歲,滿口英文,「我同佢地communicate唔到,你同我remind下佢地,Arabian我真係唔識」。Arabian……笑鬼死人。明明我跟她說「他們說阿拉伯文」,她硬要「譯回」英文,卻又譯錯,香港人就是崇洋得這麼滑稽。她又說那兩個小孩跳來跳去沒甚麼教養,我心想若他們是英國人你就會說他們活潑吧。我平生最怕十歲八歲的男孩,但他們從不跟我搗蛋的。

沙老師說,他想跟我練英文,我想跟他練阿拉伯文,怎麼辦。我說,你跟阿老師練英文吧,他很喜歡講英文的。然後他問我阿老師的英文文法行不行。我當時奇怪,他憑甚麼覺得我的英文文法比阿老師好?後來才想到他是從我的阿拉伯文文法推想。(我聽、講仍然遲鈍,但他出卷的文法考試是滿分的。)

【9月15日星期四】安裝寬頻。

技師說這個單位安裝不到光纖,要再約裝電話線的技師。

【9月18日星期日】再次安裝寬頻。

裝電話線的技師說這單位有光纖線,之前的技師找錯出線口了。

PCCW的安裝技師不替付了錢的wifi搞甚麼「初始化」就走了,害我要打那個可惡的1000客戶沒有服務熱線,經過無限長的電話錄音才找到人告訴我要做甚麼。不要以為一部電腦連得上wifi就行了。(後記︰後來發現第三第四部手提電腦又上不到,懷疑是加密格式不兼容,懶得試了,免得本來上到的又變成上不到。)

他們跟同事講電話時說沙老師的電腦是用拉丁文的。

【9月20日星期二】報讀托兒班。

連幼稚園都要替他們找。現在四處都是國際幼稚園,想在他們住處附近找間不國際的也沒有。(其實「國際幼稚園」的喜劇效果和「國際茶餐廳」、「國際桑拿浴」之類差不多。) 無論是鬼是人一接電話總是用英文講校名,我不理聽到甚麼,等他們講完就「喂?」,打去其中一間國際幼稚園,那個鬼婆聽到「喂?」就開始吃力地講廣東話,我一邊覺得好笑一邊想,現在的家長讓小孩學英文學得中文都不會了是為甚麼,人家要做你的生意自然就會講你的語言了。星期一至五每天三小時的托兒服務要五千元,國際真是很貴啊,還是「共產國際」好。另外看到有些甚麼英法雙語playgroup,是不是有病。

結果到星期一至五每天三小時月費三千八百的國際幼稚園登記,負責人說托兒班只講英文和普通話。(看小孩的其實就是一個白人、這位英文口音很地道--很港式--的負責人,還有一位阿嬸。)

我說︰「現在的家長有沒有這麼厭惡廣東話?」

她說︰「廣東話沒甚麼用,現在四處都是講普通話的。」

我說︰「香港這麼多人,華僑、廣東省這麼多人,還沒用?」

她說︰「他們想找會教廣東話的嗎?」

我說︰「他們沒這樣說,但他們可能在這裡長住,小孩子該懂廣東話。附近都只有國際的,想找間不國際的也沒有,他自己夠國際了。」

她說︰「但他們家裡不是講英文的。」

我心想︰「英文也並不真是世界通行。」

【9月25日星期一】報英文課

陪沙老師去大學的附屬學院報只是一星期一堂的英文課,職員竟說持工作簽證的人未必能報讀。有簽證還管人讀不讀書,又不是全日制、又不是政府資助的,真無聊。怪不得外傭要爭取居港權了,外傭簽證想必是不准讀書的了,還以為香港政府是個小政府呢。

2011年9月13日星期二

所有誓言




Max Bruch的Kol Nidrei用兩個猶太旋律變奏而成,第一個就是唸Kol Nidrei禱文的傳統旋律。由於這首作品很出名,很多人以為Max Bruch是猶太人,納粹黨亦因此禁止演奏他的所有作品。

以前學大提琴的時候很喜歡這首曲子,大調那一段簡直美得像上了天堂。當時大約知道跟猶太禱文有關,但到底是甚麼禱文就一點都沒聽過。

***

Kol Nidrei是亞蘭文,意思是「所有誓言」[1],而以此為名的禱文內容是這樣的(Philip Birnbaum的英譯)︰

All personal vows we are likely to make, all personal oaths and pledges we are likely to take between this Yom Kippur and the next Yom Kippur, we publicly renounce. Let them all be relinquished and abandoned, null and void, neither firm nor established. Let our personal vows, pledges and oaths be considered neither vows nor pledges nor oaths.

大意是說這個贖罪日到下個贖罪日[2] 之間我們所許的諾言都不算數。贖罪日跟從猶太曆法,約在西曆九至十月某日。

「所有誓言」是猶太教贖罪日崇拜活動裡最先唸的禱文。這篇禱文沿用亞蘭文,而非希伯來文。



部分猶太教學者反對用這篇禱文,因為有鼓勵信徒不守承諾的嫌疑。其他猶太教學者則強調禱文裡指的諾言是人對神的承諾,只是為將來一年若有守不住對神的承諾而先行懺悔。反猶主義者則以此支持猶太人言而無信的說法。

***

讀禱文後只覺得內容竟這樣奇怪,實在跟曲子聯繫不起來。宗教太多無道理可講的東西。

***

想來想去,我只想到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解法」,就是「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不要被以前的承諾束縛,做今天起能做到的心目中最好的人」。

但這跟原文差太遠了。

-----

[1] 如果譯為阿拉伯文就會是كل النذور kul an-nudhur,輔音字根跟Kol Nidrei是差不多的,可見閃語系語言的近似。

[2] 阿拉伯文的異教徒kaafir跟希伯來文的贖罪日Yom kippur中的贖罪來自同一個字根k-f-r,但意思背道而馳,字詞演變真的好奇怪。

2011年9月9日星期五

港大講座及九龍清真寺開放日

九月有兩個和伊斯蘭教有關的活動︰

港大講座︰Inter-faith Dialogue: Religion and Violence: Seeing it as it is

日期:2011.09.15 (星期四)
時間:下午7:00 - 9:00
地點:RM 403, T. T. Tsui Building, HKU

***

九龍清真寺開放日

日期:2011.09.25 (星期日)
時間:下午2:00 - 4:30
地點:九龍彌敦道105號
查詢︰km.dawahcomm@yahoo.com.hk
電話︰2724 0095

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朝不成聖



新疆吐豁溝麻札村,有「小麥加」之稱。

「麻札」一詞,從維語音譯而來,維語此詞則來自阿拉伯文مزار (mazaar)。مزار一字出自動詞زار (zaara) 探訪,意指探訪的地方,故引伸指聖人墓地。

***


麻札在小山上,火焰山溝中,烈焰之間。

一直覺得朝聖是一件浪漫的事。不一定是耶路撒冷,不一定是麥加,任何一位聖者、修士的墓,都可以是朝聖的地方。去一個地方,向一位古人致意,甚至只是為遊歷找一個理由,一個藉口,都很有意思。

***



太熱了,竟忘了從香港特地帶去的道具。

在烏魯木齊,回族的導遊想帶我們進國際大巴扎的清真寺參觀,就被維吾爾族的看守人拒絕了。導遊氣得很,一直說穆斯林排外的作風,令非教徒想增加對伊斯蘭教的認識,解除誤解,也無從入手。經過廣州懷聖寺的經歷,我卻習慣了。異教徒會褻瀆了他們的神聖之地,是很多伊斯蘭教徒心裡的想法。何況這裡加上了民族問題,暴動陰影。(2009年的七.五事件其中一個場地就是國際大巴扎。)

***


漢人的面孔想進聖地,要靠嚴實的頭巾。

回族導遊說,她近年洗心革面,改裝易服,做一個真正的伊斯蘭教徒。她說,街上如果有一個打扮得像她一樣,長袖長褲,包上頭巾的女子,和一個背心熱褲,長髮流瀉的女子,男人都會望誰,這是不言而喻的;可見回教的衣飾規定,是出於對女人的保護,而不是貶低女性。那是找別的女子掩護而已,所以麻臉水桶腰也是一種保護吧,感謝真主。

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宗教才會管靈性的修為,而不是多管閒事。

***


而我只管去朝聖。問題是我進不了聖地。

村裡清真寺在拍戲,只能在門外匆匆而過。聖人墓沒在拍戲,但再付門票後也只能走到一梯之隔處。曾動念想叫團友纏著麻扎村的導遊問長問短,調虎離山,讓我悄悄上去,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收門票的維吾爾大嬸看起來很不友善,說別人在朝聖,叫我們看一看就快走吧。引得開導遊,引不開大嬸,因為大嬸只講維語。

***


所以沒到墓前去,只能遠遠地念誦真主。

這裡提過,我很濫,在甚麼地方就念甚麼禱文咒語。我覺得不同宗教傳統是不同文化源流的結果,就跟對不同人說不同語言的原理一樣。我相信,人死後褪去軀殼,變為靈體,或投胎或留駐。

天使神仙,不過是不同名字。

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男尊女卑的九龍清真寺

「再聽我說。辣瑪貞月份,
一日接近黃昏,
月亮尚未升起……」--珴默 (孟祥森譯)

在「辣瑪貞月份」(波斯文譯音的齋戒月),穆斯林在日出至日落之間禁食禁色。齋戒是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

穆斯林朋友邀請我參與九龍清真寺齋戒月日落後的開齋聚會,我們以為只會在大堂自助式吃吃小食,誰知要男女分開,我們要到女性禱告室裡吃。上次開放日,主要在大堂看說明和在男性主禱殿坐了一會。女性禱告室在門口看看已經不想進去,因為感覺很不通風。

開齋聚會時,男的就在空調充足的大堂裡坐在椅子上吃,女的就在空調有氣無力的女性禱告室裡坐在地上的塑料布上吃。食物是每人一碗外賣雞粥、幾粒棗、兩個咖喱角、一包果汁先生。清真寺方面事先說明非穆斯林的女性也需穿長袖衣服及長褲/裙,但女性禱告室又熱又臭,感覺像在難民營一樣,去完恨不得立刻狠狠地洗澡。清真寺能如是激發人的好潔之心,真主的智慧至高無上。

男性主、副禱殿都寬敞舒適,鋪上地氈;女性禱告室就又矮又窄,瓷磚地板,站在門口已有重重的氣味撲鼻而來。我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原因︰

偉大的真主特別眷顧女人,讓她們體驗卑微。



2011年6月18日星期六

宗教對話

同學︰「我們上婚姻課時有個模擬婚禮,伊瑪目說不能由他主持,因為由他主持的話就是真的了。」

我說︰「那殮葬課的模擬葬禮是不是也不能由他主持?」

同學︰「為甚麼?」

我說︰「那不是真的死了嗎?」

***

阿老師從袋裡拿出一本禱文小冊子,給我們看「作選擇」的禱文。

同學說︰「禱文有很多很多,連上床前說的禱文也有。」

阿老師︰「是嗎?我很少……」

上床?我心裡接著說。

阿老師︰「……去讀裡面的禱文。」

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散沫花


同學從馬來西亞回來,送我一支沙地阿拉伯製的散沫花顏料(حنة,henna)。亂塗了一陣子,有沒有點北非的味道?:)

倒有點像吃剩的巧克力,想舔掉。

這裡這裡有很多圖案和設計可以參考。

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阿拉伯文故事書



在網上找到幾本كامل الكيلاني的故事書,是阿拉伯文英文對照的版本,不用查字典,很方便。而且越看越覺得字體很漂亮。

不過是djvu的格式,要下載閱讀器

下次要去開羅的大書店買書。


此Osama非彼Osama,嘻。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廣州懷聖寺



廣州懷聖寺門口。牌子寫著只讓穆斯林內進。

一個戴白色方帽的猥瑣中年男人從門旁小室走出來。

我問︰「可唔可以入去參觀?」(可否進去參觀?)

搖頭。

我說︰السلام عليكم

他說︰「你地唔使扮野。」(你們不用做戲。)

我不忿說︰「你又知我唔係回教徒?」(你怎知我不是回教徒?)

他說︰「睇你著衫就唔合格。」(看你衣著就不及格。)

我臨走拋下一句︰「你未見過黎巴嫩人?」(你沒見過黎巴嫩人?)

***

懷聖寺始建於唐,是世上最早的清真寺之一。



***

上午先去光孝寺 (六祖削髮之地),去完本來打算去旁邊的水雲天素菜館吃午飯,看了餐牌後覺得以這裡來說太貴了,是南蓮園池素菜館的廣州版,於是四處看看,結果去了這間蘭州牛肉拉麵 (光孝路75號),飯/麵連汽水每人用了8元人民幣,挺不錯。


在廣州也去了清真食店,如果是先去懷聖寺可能就不會去吧。要不是我們阿拉伯文學生,誰去會去廣州也去清真寺?我們簡直替回教徒當文化大使了,四處跟人說回教不是這麼差,不是只有恐怖分子和對女人的鄙視。但「睇你著衫就唔合格」,這就是我們的回報。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三年

昨天考阿拉伯文證書試,是三年課程的總結。有個職員負責安排聆聽器材,我跟他講廣東話,他仍堅持用洋涇濱英語跟我溝通,大概是被阿老師傳染了殖民病。試卷是阿老師從書裡幾乎照抄出來。聆聽題目也是。好處是我發覺暑假自修時半聽半猜的課堂錄影,現在幾乎每個字都聽懂了。沙老師和半島電視台功勞至大。

突然想,繞了一圈,由想學波斯文「退而求其次」學了阿拉伯文,其實現在可以去埃及讀埃及學了,還是有機會掘墓。(這是我中學的幻想之一。)

***


前幾天讀了點《天方夜譚》簡易版,是我從網上尋寶似地集齊的一套13本,又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掃描本。سمرقند,撒馬兒罕……

2011年4月22日星期五

反移民

反外來移民的人,應當看看這條短片︰



有人說,集中營逃出來的有兩種人,一種說「不會再發生」,一種說「不會再發生在猶太人身上」。

***

很怕聽到人說甚麼小心南亞人搶iPhone,又不是只有南亞人 (南亞人是誰?印度/巴基斯坦人?) 搶,「本地人」(!) 一樣搶得不亦樂乎。

又很怕聽人說「菲傭霸佔中環」,反正假日中環沒人上班,大家方便。要「安排場地」給他們,開放時間夠不夠長?要不要向保安登記?會不會管這樣管那樣?開放多少場地?--星期天進九龍清真寺,女賓廳擠得水洩不通,簡直缺氧,相信其中不少是印傭。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半島電視台的廣告




半島電視台的廣告做得很不錯,例如較早前的這個,最後打出的字說︰「埃及--人民勝利」,沒有說電視台怎麼樣,但儼然其中一分子,品牌建構很有技巧。


***




又例如這個新廣告,卡達菲和奧巴馬的演說一人一句,隔空「對談」,最後是電視台一直沿用的口號︰「الرأي ورأي الآخر」,字面照譯是︰意見和不同的意見。簡直黑色幽默。

強國卻沒有一個擺得上枱面的新聞台。

2011年4月5日星期二

世界地圖

同學在上海工作的約旦朋友來港,一起晚飯。

約旦人說︰「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的地圖是將歐非、美洲擺兩旁的,其他都是將美洲擺在最左。我在約旦讀書時的地圖就是這樣的。」

我說︰「就當全世界只有中國人這樣擺罷,有甚麼問題?」

他說︰「為甚麼不跟其他人的做法?為甚麼硬將中國放在中間?」

我說︰「為甚麼要跟?地球是球體,南北割開放在平面,在亞洲美洲之間割和在美洲非洲之間割有何對錯之分?」

他說︰「太陽最早照到太平洋,自然該在那兒割。」

我說︰「標準時是人為定的 (英國人定了格林威治是0,別人是加12減12,所以時間『最快』的地方才在太平洋),再說地圖又不是時區圖,不一定要跟『最早的時間』。」

他說︰「美洲跟歐洲非洲很近,跟亞洲很遠,沒理由那樣擺。」

我說︰「距離大就一定要分開來擺?歐洲非洲和美洲比較長,放在兩邊比較美觀,我認為『一定』要那樣擺行不行?」

他說︰「這裡叫做東方,自然該擺在最右邊。」

我說︰「是西方人叫我們做東方罷了。」

他說︰「你問你們的加拿大同學,有沒有理由這樣擺。」

我想︰「有問題就該問白人?」

我接著說︰「你找錯人問了,他曾說美洲明明在我們東面,沒理由叫他們西方。」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阿拉伯數目字

阿拉伯人的阿拉伯數字不是1234567890,而是١٢٣٤٥٦٧٨٩٠,看到١٥٥,不免自動當作100,其實是155--仍是右邊數值最小。還有٦也很誤導,看到總是想起7,其實是6。١٢٣٩ (1239) 基本上沒問題,٢和٣要轉一轉方向。零是一點才麻煩,做功課時想寫「٠١」,像「1.」那樣表示第一題是不行的,要寫「_١」,小數「點」也不是點,是逗號。

另外奇怪的一點是,阿拉伯文裡的6和7頗像一部分印歐語文(冒號後是相應的拉丁文)︰

基數
ستة sitta : sex
سبعة sab3a : septem

序數
سادس saadis : sextus
سابع saab3 : septimus

但我這篇文主要想講阿拉伯文中數字的文法問題。

一件東西,一般不說一,直接用單數,但要如果用,就放在名詞後面,像其他形容詞,再加「只有」︰

كتاب
(kitaab) 一本書

كتاب واحد فقط
(kitaab waaHid faqaT) 只有一本書

兩件東西,也不說二,用雙數(名詞有雙數,形容詞有雙數,動詞也有雙數)︰

كتابان
(kitaabaan) 兩本書

三至十件,用眾數,但數字陰陽互換,ة本是陰性詞尾,陽性的「書」卻要用陰性數字︰

ثلاثة كتب
(thalaatha kutub) 三本書

عشرة كتب
(3ashara kutub) 十本書

最難以置信的地方來了,十一件起又回到單數(古典阿拉伯文要求詞尾變為accusative case,賓格,現代阿拉伯文則比較寬鬆。因為宗教原因,書面阿拉伯文的變化算少,學現代阿拉伯文可以看得懂《古蘭經》,以成書於七世紀來說,保守程度堪比中文),數字方面,十位則陰陽正常;個位的「一」、「二」陰陽正常,個位的「三」起又陰陽互換︰

احد عشر كتاب
(aHad 3ashar kitaab) 十一本書 (這裡的「一」和單用時又是不一樣的)

اثنا عشر كتاب
(ithnaa 3ashar kitaab) 十二本書 (這裡的「二」也是)

ثلاثة عشر كتاب
(thalaatha 3ashar kitaab) 十三本書

تسعة عشر كتاب
(tis3a 3ashar kitaab) 十九本書

二十起其十位的詞尾不作陰陽變化;個位中「一」陰陽正常,「二」不變化,「三」起陰陽互換;「wa」是「及」︰

عشرون كتاب
(3ishruun kitaab) 二十本書

احد وعشرون كتاب
(aHad wa3ishruun kitaab) 二十一本書

اثنان وعشرون كتاب
(ithnaan wa3ishruun kitaab) 二十二本書

ثلاثة وعشرون كتاب
(thalaatha wa3ishrun kitaab) 二十三本書

真是頭痛!

列表: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阿拉伯文的眾數有分小眾數(三至十)和大眾數(十以上),會有不同的變化方式:

PS. 阿拉伯字母原是用Abjad次序a-b-j-d,跟希臘字母a-b-g-d類似,因為都是源於腓尼基字母。阿拉伯人取用印度數字以前,就用字母記數。字母自帶數字這件事想來哲學上很有趣,豈不是天然的哥德爾編號(Gödel numbering)?哥德爾編號的做法是給符號指派數字後,順序將算式中的符號放在質數列的幂,再乘積,該積就是系統中該算式的獨一可還原代表。當然電腦用二進制數字串代表文字也是一個數字與符號互相轉化的方法,比起哥德爾編號小多了,大概是理論家的浪費與工程師的節約?哈哈。

-----

相關文章︰
阿拉伯文一二事
阿拉伯文文法簡介
阿拉伯文常用詞型

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

阿拉伯文法簡介

據語言學分類,阿拉伯文屬於亞非語系,跟西歐語文所屬的印歐語系不同。不過倒不是想像中那麼不一樣,用到的文法概念多數不難理解︰

性分陰陽,數分單雙眾,格(case)分主(nominative)賓(accusative)屬(genitive),只有定冠詞(definite article)沒有不定冠詞。位格的尾音幾乎只在《可蘭經》中用。

所謂數分單雙眾認真起來是很變態的,名詞詞尾有分別,動詞詞尾也有分別,而動詞詞尾的分為︰我,我們;你,你們倆,你們,妳,妳們倆,妳們;他,他們倆,他們,她,她們倆,她們;共十四個--不過「你們倆」和「妳們倆」是一樣的,那是十三個。

位格分三個算少。

學阿拉伯文的同學中常有崇敬古典阿拉伯文覺得像古希臘文拉丁文一樣有規律、鄙視現代地方語言文法簡單的。我不認同。語言不是規律繁複就好的,傳遞意思有不同方式,用詞形變化不見得最精要優美。

【一】
比較奇怪的是所謂名詞句(جملة اسمية)和動詞句(جملة فعلية)的分別,不是前者是「X是Y」的結構、後者是「X [動詞]」或「X [動詞] Y」之類,而是︰

名詞句是類似「X是Y」的句子和以名詞開頭的有動詞句,即「X [動詞]」或「X [動詞] Y」之類;動詞句是以動詞開頭的有動詞句,即「[動詞] X」或「[動詞] XY」之類。(古典阿拉伯文正常來說是先動詞後名詞的。) 這個奇怪的分野似乎和連詞的要求有關,有些連詞後面規定要立刻跟著名詞。

另一怪處是,動詞先出現時,就算X是眾數,動詞也只需要用單數。

【二】
阿拉伯文裡「X是Y」的句子,其實沒有「是」,這一點會中文的人不難適應︰

(請由右至左讀以下的中文句子)

هو مشهور جدا
很得-名出-他

حذه المدينة جميلة
美-市城-這

لكم دينكم ولي دين
教宗(個一另)-我於屬而-教宗的們你-們你於屬

(最後這句出自《可蘭經》,意思大致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很多連詞、preposition、possessive pronoun都會黏在一起,亂人耳目。)

【三】
阿拉伯文的特色之一是「三輔音字根」。這個我以前就聽說過。不過親身熟習又是另一回事,尤其看到一個動詞時要知道是哪個字根經過九種複式動詞的哪一種變化,從而猜到是甚麼意思,初時真的頭暈轉向。

「三輔音字根」其實有點像中文字的部首,不過範圍略細。比如k-t-b,就和文字、書寫有關。

ك-ت-ب
كتابة kitaaba 書寫
كتاب kitaab 書
كاتب kaatib 作家
مكتب maktab 辦公室、書房
مكتبة maktaba 圖書館、書店

最「精采」的是動詞的十種格式,用來製造新字,繼續以k-t-b為例說明(每種式的三個字分別是陽性第三身單數過去式、陽性第三身單數現在式、動名詞)︰

簡式︰
كتب kataba、يكتب yaktub、كتابة kitaaba 寫、創作、記錄、規定(簡式的現在式第二音節不一定是u,動名詞也不一定和kitaaba的格式一樣)

第二式︰
كتب kattaba、يكتب yukattib、تكتيب taktiib 叫人寫

第三式︰
كاتب kaataba、يكاتب yukaatib、مكاتبة mukaataba 與人通信

第四式︰
أكتب aktaba、يكتب yuktib、إكتاب iktaab 叫人筆錄

第五式︰
缺(形式是تفعل tafa33ala、يتفعل yatafa33al、تفعل tafa33ul)

第六式︰
تكاتب takaataba、يتكاتب yatakaatab、تكاتب takaatub 互相通信

第七式︰
انكتب inkataba、ينكتب yankatib、انكتاب inkitaab 訂閱

第八式︰
اكتتب iktataba、يكتتب yaktatib、اكتتاب iktitaab 寫、抄、登記、訂閱

第九式︰
缺(形式是افعل if3alla、يفعل yaf3all、افعلال if3ilaal)

第十式︰
استكتب istaktaba、يستكتب yastaktib、استكتاب istiktaab 叫人寫、叫人筆錄、叫人抄

留意k-t-b以外所有元素︰外加的元音、輔音、重複音,都是複式變化的一部分(除了簡式有變數),賦與字根特定的意義,例如第二式是「叫人怎樣」,k-t-b是簡式和第二式分別是「寫」和「叫人寫」,d-r-s的簡式(darasa yadrus diraasa)是「學習」,d-r-s的第二式(darrasa yudarris tadriis)就是「教」;例如第七式是被動式,q-T-3的簡式(qaTa3a yaqTa3 qaT3)是「切」,q-T-3(inqaTa3a yanqaTi3 inqiTaa3)的第七式就是「被切」。

第二式和第四式都是「使別人怎樣」,但第四式通常比第二式文雅有禮。第二式علم即3allama意思是教,第四式أعلم即a3lama意思是告知。

第七、八、十式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元音的格式是︰

過去式︰i-a-a-a
現在式︰a-a-i
動名詞︰i-i-aa

記住這一點有助於在沒有短元音標示的紛亂中保持寧定。*

要知道,以上十式,正式用時會相應於前述的「我,我們;你,你們倆,你們,妳,妳們倆,妳們;他,他們倆,他們,她,她們倆,她們」而產生一十三種變化。可見阿拉伯文是一個十分嚴格而精準的語文,理應和希臘文一樣孕育民主和科學。

有研究顯示(見下),英語使用者大學時期的詞𢑥增長速度是500一年,而阿拉伯語使用者大學時期的詞𢑥增長速度則是2500一年!因為構詞法則十分規律。所以大家不要懶,要背動詞十式啊。

所以大家覺得他們用一大堆不同的字講同樣意思是對的。

//Learners of English appear to learn 600–700 words a year during school education (e.g. Anglin 1993; Biemiller and Slonim 2001) and this slows to about 500 words a year by the time speakers are at university. After university the lexicon may stabilise or grow more modestly at 100–200 words per year (Wilson et al. forthcoming). It is thought the lexicon develops in relation to Zipf effects.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learners to learn the most frequent words first and these words contribute most to coverage. The more of these words that are learned, therefore, and the greater cover- age of normal language they provide, the harder it is to encounter and learn the remaining, less frequent, words. Lexical growth will tail off with age as a consequence. In adolescence, learners of English are known to acquire the less frequent morphological derivations (Milton 2009) but, crucially, because these tend to be infrequent and irregular, these are learned as separate and less frequent items within the lexicon and are counted as separate word forms. The task at this age in English, therefore, is to carry on learning more and more, progressively less frequent, word forms. Among the Arabic learners in this study a different process is suggested. Arabic learners up to the age of about 12 or 13 appear to learn words at about the same rate of English learners at this age; about 600–700 words a year. After this point, far from diminishing, the rate of lexical growth increases to something like 2500 words a year at university. Our best explanation for this lies in the way Arabic has a smaller resource of base words than English and we suspect that learners of both languages, up to about adolescence, are engaged in learning these base words. In adolescence, once a basis of word forms is known, Arabic speakers can also turn their attention to the acquisition of morphological deri- vations but the effect of this learning is quite different. In Arabic these are far more regular and frequent than in English and by learning a comparatively small number of derivational rules a whole class of new words can be generated more widely across the lexicon (Atwell 2008; Bar and Dershowitz 2012; Habash 2010). Learning new words this way leads to exponential rather than incremental growth. This means, in effect, more words are added to the lexicon and this might explain the increasing rate of lexical growth.//
-----

*如果《通勝》教阿拉伯文,就會是這樣︰

第七式︰
انكتب inkataba 印卡他爸

第八式︰
اكتتب iktataba 翼他他爸

第十式︰
استكتب istaktaba 伊斯得他爸

-----

相關文章︰
阿拉伯文一二事
阿拉伯文常用詞型
阿拉伯數目字

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阿拉伯文一二事

1. 阿拉伯文是由右寫到左的。

2. ال (al-) 是阿拉伯文的定冠詞,約等如英文的the。所以很多來自阿拉伯文的字都帶al-,如algorithm、algebra、alchemy、Algeria、Al Jazeera。

3. 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不一定就是阿拉伯文,波斯文、烏爾都文、維吾爾文等都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土耳其文以前也是,20世紀初「現代化」轉用拉丁字母,樣子很醜。

波斯文跟阿拉伯文關係很疏,只因政治宗教原因波斯文接收了很多阿拉伯詞彙。

亞非語系︰
閃語系 (阿拉伯文、希伯來文、亞蘭文等)
埃及語系(古埃及文)


印歐語系︰
日耳曼語系 (英文、德文等)
拉丁語系 (意文、法文等)
波羅的-斯拉夫語系 (俄文、立陶宛文等)
希臘語系
印伊語系 (波斯文、庫爾德文、梵文等)


-----

相關文章︰
阿拉伯文文法簡介
阿拉伯文常用詞型
阿拉伯數目字

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殖民學店

今天交了錢考阿拉伯文「證書試」,忘了印收據,煩了一輪。上阿拉伯文已要另外交錢了,現在校內的這種考試也要收費,真是學店。那個職員還嘮嘮叨叨地說︰「試卷要給校外的人過目 [下省一百字],三百元很便宜。」我心想錢就是花在你們這些行政人員手上了,無事找事。本來也不想考,阿老師出的卷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只是看在大學發的證書或許有用,雖然課程很爛,就當買個保險好了。

沙老師走了,現在又由阿老師教,我寫了電郵向他提議學埃及口語,用之前的同學去開羅讀暑期課程的教科書。上了兩堂,我們快連埃及口語都講得比阿老師好了,他都不知道自己在講口語還是標準語,真是難以想像。看到他的爛樣就想起以前的法文德文老師多好,第三年都在講法文德文,沒有像他死也要講英文的,不知所謂。

下課後加拿大生問起阿拉伯文哪個口音最「高級」,像BBC口音的英文或巴黎口音的法文,阿老師說標準語就最「高級」,然後就興致勃勃地討論英文的各種口音,他離開後我對加拿大生說︰「看,他喜歡討論英文的口音多於阿拉伯文的口音,這是哪門子的阿拉伯人,哪門子的阿拉伯文教師?你來到香港,對殖民主義的認識是大大地深入了。」他說,確實如此,他宿舍裡很多英美交換生都會避免跟本地生聊天,閒時只懂去蘭桂芳、IFC,連他都覺得這些白人很難頂。我說,你是個self-hating的白人,哈哈哈。

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

天方國


上圖書館找書時無意中看見有一套《回族文獻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八冊。一開首是明朝的《清真教考群書彙輯》,第一篇「天方國」,讀後才知「天方國」即聖城麥加 (書內稱「默伽國」;後來「天方國」泛指阿拉伯世界)。天方夜譚原來是指「天方國」晚上講的故事。小時候常以為是「天荒夜譚」,謂其荒誕不經也。

《彙輯》裡天房كعبة (Kaaba) 音譯「愷而白」,مدينة (Medina) 譯「驀底納/默德那」,穆罕默德譯「謨罕驀德」,以實瑪利/伊斯瑪儀譯「司馬儀」……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中東歷史圖解



片段最後的「Era of Independence」,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標上1948,我看到就想︰以色列不是「獨立」,是佔領。

我贊同猶太史學者Ilan Pappe的立場,「one-state solution」,不要以色列,只要原有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存在一天,就會壓迫勢力範圍所及的所有阿拉伯人。盲目的美國基督徒,沒看見區內的基督徒,與回教徒同受「Jewish state」的歧視欺壓,只曉得支持以色列,可謂親疏不分。猶太復國主義與歐美基督教的關係,可參考維基百科的Christian RestorationismChristian Zionism條目。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

開放日後記

昨天回校時宣教組長給我一本阿英對照的《可蘭經》,又問我有沒有關於伊斯蘭教的問題要問他,他可以跟我們討論,我說沒有。

朋友提起昨晚發惡夢被人扯掉頭巾,宣教組長就說定是關於家人會反對她入教的事 (她家人不知道)。他說︰「你的家人會很反對,因為真主要考驗你的信念是否堅定。真主會考驗每位信徒,入教這麼容易就不能分出堅定的信徒和假信的人了。」

他的語氣很嚇人,我在腦裡替他換了阿富汗山洞的背景--其實換成恩福堂之類也可以的,不過不配合他的打扮。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九龍清真寺開放日

今天是九龍清真寺開放日,去八卦了一下。常常經過,卻從未入內。宣教組長問我對伊斯蘭教最大的疑問是什麼,我說是女性的地位。

撇開創世說之類不論,亞伯拉罕諸教都貶低女性,於性事諸多禁忌拘束,將道德規條連繫於至高無上之主,說得不好聽就是狐假虎威。我當然沒說這些。

男性主禱殿︰





小童經文班︰


男性副禱殿裡讀經的少年︰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伊斯蘭結 (2)

一分錢一分貨,貴點的繩子果然好用些。真好玩。


2011年3月3日星期四

鬼使神推


無聊重看這條短片,連字幕都看了 (在13分50秒),才赫然發現原來我在海法亂逛時經過這個組織的辦事處 (組織名adalah,即عدالة,公義),還拍下了建築物前的陶罐子。

絲綢之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陪沙老師的二太太往深圳購物。她講價的戲碼比我家的長輩都精熟,壓價,談不攏,離開,然後減價。賣東西的人全都說她利害,這是跨語言的演技了。後來我才想起去埃及時就是這樣的,買東西煩死了,總要漫天開價落地還錢。所以講價自然也是阿拉伯人的拿手好戲。這應該是絲綢之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罷。

這位「師母」跟我同齡 (她幾乎不會英文,我要替他們填出入境申報表,所以知道),在沙老師任教的大學做助教,在讀阿拉伯文碩士。她來教我們應該也比阿老師教得好。(大太太的) 十歲大兒子來負責拿東西,因為二太太有了三個月的身孕。她說她常跟大兒子逛街的,他們倆看來挺好朋友,大概對大兒子來說二太太像大姐多些,沙老師還有兩個小兒子,也沒空理他。大兒子好得很,拉著那個放得下他自己的箱子,跟在二太太後面,在香港只有父母菲傭替小孩子拿東西的,孩子替父親的二太太拿東西,實在是奇聞怪事。他吃力地拉箱子,上落樓梯、扶手電梯險象橫生,她是一點都不幫不理,他也毫無怨言。或許十歲的男孩已會得喜歡美麗任性的女子。可是二太太生孩子後大兒子就沒人陪了。我問他要不要娶四個妻子,他說一個就夠了。

她買了十多個手袋、一堆鞋子、一堆手錶、一堆大人小孩的衣服、三個背囊。她眼睫毛已是我們的雙倍,還想買假睫毛,那是跟駱駝一樣能擋風沙了。她又買了四部平板電腦,我問大兒子四部都給誰,他說給他、弟弟、舅父、姨母。(他手上的電話是BlackBerry,也不知是真是假。沙老師一來香港,第一時間已在用iPhone 4,上課時叮叮叮叮的響,現在又換了,大概給了人。) 他們買來的東西多得塞不進三尺高的箱子。他們都生那麼多,親戚多得很,手信也要買特別多。她從中午十二點買到晚上八點,中間邊行邊吃了幾次三文治,只問我麥當勞、肯得基在哪。在麥當勞她問我這裡的人產後怎麼瘦身,我說大概是吃少一點吧。她變成大太太的身材就慘了。可是他們專吃垃圾食物,薯片汽水的,她現在那麼瘦也是奇事。以前阿拉伯人都喜歡胖女人,現在漸漸也不了。

本日學會的生字是手袋 (شنطة)、尺碼 (مقاس) 和貨倉 (غرفة)。

P.S. 她壓價不成時曾鄙夷地叫道︰「China! China!」意思是中國製的就是不值錢的東西,對方也明白。中國就等如質劣價廉,真令人傷感。

----

相關文章︰授人以母語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伊斯蘭結

在淘寶網淘了些線來玩中國結,越玩越不中國。


底下那本書是波斯文的《魯拜集》,好漂亮。

-----

[後補] 3月22日再做同一款︰


2011年2月13日星期日

授人以母語

上阿文課時常想起陳雲說的「在學校學的外語,甚至旅居歐美學的外語,一般只是學了正經的 (formal)、智性的 (intellectual)、低級中產階級 (lower middle-class) 的一套。非正式的、感性的、低下層和貴族的外語世界,我們只是一知半解」。(陳雲︰授子以母語

阿拉伯文的標準語和各地口語分別甚大,在街上跟人講標準語是可笑的事,可是這是各國人都明白、媒介以至文學的主要語言。我們主要學的也是這個,各種口語就要自己吸收了。這個做法的優點是能跟最多人溝通,而且標準語大致上是各種口語分化的起點,學各種口語都有一定基礎;缺點是越市井越親切越分化的語言層次我們就學得越少。

來自埃及的阿老師的標準阿拉伯文不行,埃及口語也只是平常,他說他讀英文學校(埃及有一段時間基本上是英國殖民地),只有阿拉伯文課用阿拉伯文,別的科目都是用英文的;他連蘇菲派都不知道是甚麼,就說讀的學校沒有宗教課,毫無慚愧之情。他在港出生長大的兒女都不會阿拉伯文,也不會中文,只會英文。(交換生同學說他跟人提起阿老師的兒女不會阿拉伯文,對方直接贈以loser之號。)

本來他教別的科目,自己的語言不行就算了,但現在教阿拉伯文,我們背後都不滿他尸位素餐,文法不懂,口語一般,教學方法就是逐字翻譯。文法不懂本來也可以原諒,標準阿拉伯文是另一個語言,但令人不欲觀之的是來自沙地阿拉伯的沙老師教完的東西他不太明白也不太記得,要我們反過來向他解釋,明明我們聽沙老師用阿拉伯文講課比他吃力十倍。他唯一可以教的埃及口語他也不熱衷教,美國出的教科書上有甚麼他就「朗讀」甚麼,我遷就他講埃及語混標準語,他就講英文混跟我一樣吃力的標準語。來香港幾十年,會的廣東話就只限於「鬼佬」、「快d」、數數目。

這種沒有根,不了解所在地的文化,只會「國際英文」的人,就是本地中產階級培養兒女的榜樣。

這叫做「被殖民」,識者鄙之。

-----

相關文章︰懶音

2011年2月8日星期二

埃及革命

埃及示威鬧得沸沸揚揚,每天追看半島電視台聽不太明白的直播,心血來潮聯絡數年前去埃及旅行時的導遊。跟他視像聊天練習阿拉伯文,看到他的三個孩子,挺可愛的。中東人生來圓潤,長大了顯胖,小孩卻可愛。計起來,跟朋友去埃及時他已有兩個孩子了,卻跟我們說沒結婚。

去中東旅行總是有人想跟你上床,最適合冰冷寂寞的女博士了。

----

延伸閱讀︰黃蓉.滅絕師太.Derr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