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日星期六

秋季音樂會

我跟朋友組的中亞/中東小樂團The Nur Collective秋天會有兩場音樂會。我們玩的樂器有高亢亮麗的維吾爾樂器熱瓦甫(rawap)、節奏強勁攪動心絃的烏茲別克都塔爾(dutar)、宛轉周折的烏茲別克彈撥爾(tanbur)、比電結他更帶電的土耳其撒茲(saz)、空靈飄渺的土耳其斜蕭(ney)、低迴沉鬱的阿拉伯烏德琴(oud),還有派對靈魂、令人坐不住的中東鼓(darbuka)。


10月25日星期四晚在科大︰

PROGRAM
Name of piece - Player(s)

Lamma bada yatathana (Traditional song from Andalusia) - Ensemble

Dulab Hijaz (Traditional Arab piece) - Alicia LIE & Elnur HAJIYEV

Samai bayati qadim (Vocal piece by Misirli Ibrahim Efendi) - Nidhal Mazza

Hijaz (Traditional Turkish Mewlevi piece) - Musa GENÇ

Bayad (Modern Iraqi piece by Naseer Shamma) - Alicia LIE

Ahwak (Contemporary Egyptian song made famous by Abd al-Halim Hafez) - Nidhal Mazza

Jadakal Gaythu (Traditional song from Andalusia) - Ensemble


~15-min INTERMISSION ~


Farg'onacha tanovar (The Ferghana variant of the folk melody "Tanovar") - Eugene LEUNG

Nolish-Cho'pon (A suite of two Uzbek dutar piece from the Ferghana valley in Eastern Uzbekistan) - Eugene LEUNG

Metris Turkusu (Turkish folk song by Ahmet Kaya) - Musa GENÇ & Elnur HAJIYEV

Chabbiyat muqam 1st dastan merghuli (1st Narrative Poetic Song in the 2nd of the Uyghur Twelve Muqam) - Eva CHENG

Derya Boyida (based on folksong,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Uyghur Composers Iskender Seypulla and Pipa master Wang Jingmei) - Eva CHENG

Dilxiraj (Famous traditional dance music in Tajikistan and Uzbekistan) - Ensemble

其他資料及登記頁面在此

***


11月10日星期六晚的音樂會,與中樂團體π-絲竹實驗音聲合辦,在中環海事博物館︰

東西南北匯流—海上絲路與音樂
Soundings and Exchanges—Maritime Silk Road and Music

絲路,海上或陸上,都不只經商與貿易,還有文化的交流與融匯。而音樂,是認識地方文化的重要橋樑。是次音樂展現將為大家帶來中國絲竹與中亞/中東樂器的精彩演出。除了可以欣賞中亞/中東不同樂器的獨特聲音外,還有機會聆聽我們少聽過的中國民間地方曲子,如傳統的客家音樂開場曲《南進宮》,經泰國水手傳入上海、由當地民間藝人改編的江南絲竹曲子《暹羅詩》等等,讓大家細細品嚐中國音樂裡多元的面貌。兩邊樂手也會同台獻技,用各自熟悉的樂器實踐樂章的匯流,擦出音樂的火花。

日期 2018年11月10日(星期六)
時間 晚上7時半至9時半(6時半開始入場,7:15入座,不設劃位,部分座位視線受阻)
地點 香港海事博物館觀港廳

主題
【器之韻】
東西南北各地古老器樂,緩緩訴說悠悠歷史與文明

【海之聲】
寧靜與洶湧,深邃與澎湃,離別與相聚,絕望與希望,
包容與交流……聆聽不同文化如何匯聚大海的樂章

【匯流之樂】
超越時間、地域與文化的界限,不同背景的樂手,
不同風格的樂器,於當下的時空相遇,激發出怎樣的音樂火花?

演出組合
π-絲竹實驗音聲 X The Nur Collective

登記頁面在此臉書上有更多花絮和介紹。

2018年10月11日星期四

中文博大精深?


看台灣的談話節目找外國人聊中文裡沒辦法翻譯成他們的語言的詞,這種話題對喜歡學語言的人來說很有趣,但主持人一句一個「中文博大精深」,聽得讓人尷尬,還說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呢。

再想想,中文有很多詞很難翻譯成西歐語言這個印象,除了因為語言層上屬不同語系、文化層面上屬不同群落,也是由於文化傳播的方向是由西到東。比如我們覺得英文的字都有中文翻譯,中文的字卻沒有英文翻譯,那是因為清末以來的現代化運動,也是一個翻譯運動呀!比如「democracy」這個字,本來中文翻譯不了,於是知識分子們就引入介紹這個概念,並且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民主」。相反,像「江湖」這個詞雖然很有味道,但別人沒有動機去學這個,所以就沒有變成英文詞𢑥。

所以英文字有中文翻譯,中文字沒有英文翻譯,代表我們比別人落後所以去學習他們,於是翻譯引進了對方的概念;相反而言,對方並沒有必要學習我們,所以沒有翻譯引進我們的概念。

所以英文字有中文翻譯,中文字沒有英文翻譯,是表示他們比我們強,而不是我們比他們強。

又比如小時候翻日文書,看到好多詞都看得懂,就覺得是日本人學中國的。是,日本人是學了漢字,但近代他們也創製了很多西方概念的漢字翻譯,清末以來中國人又學了,所以日文中好些漢字詞是大家通用的,卻並不代表單是日本人學中國。

對外文了解考證不足就容易甚麼現象都視為自身語言優勝的證據。人都容易覺得自己的第一語言的說法最合理、最精妙、最能表達自己要的意思,但那是因為你生在那個文化中,會被那個語言形塑了,就覺得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最高。其他文化也會有自己獨有的概念,也是他們的語言才會有字去形容那件事,但你根本沒有那個概念,就不會覺得自己的語言形容不到。

當然也有另一個方向,就是陌生的東西更好更難得,尤其西方更先進富有,一切用西歐語言的東西都會顯得比較高級。

在烏德琴學校跟正在讀醫的同學聊到阿拉伯文學,她說︰「阿拉伯文學很美,但阿拉伯文不是科學語言,我們讀醫都讀英文。」中文也是接近,就算在大陸台灣學士用中文讀,最新研究也是要讀英文。

在現代世界,學術文章、科學研究都集中在西歐語言尤其英文,其他語言就不值得學嗎?

不是的,落後地區才只學比我們先進的地區的語言,正如一個中國人研究阿拉伯文化是罕見的,一個阿拉伯人研究中國文化也是罕見的,因為兩者都在學習西歐,並沒有到甚麼都拿來研究的已發展階段,仍在救國,而不是追求知識。

當人們夠先進夠自信就會有好奇心去研究別人,而不是只在學習模仿心目中更先進的文化。

2018年10月1日星期一

阿拉伯文教室

終於在面書上開了一個專頁中東學社方便跟大家交流,會討論中東的文化歷史時事等,並會陸續上載阿拉伯文課程,也可能會辦一些活動,請大家密切留意。

也可以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頻道上已經有八個教授阿拉伯字母和簡單會話的短片︰




















希望可以同時透過文章和短片增進大家對中東的了解。

有甚麼建議和意見也歡迎提出。

-----
【阿拉伯文實體課程】
查詢及報名請發電郵往orioleam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