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

伊朗電影鬼才約化.巴納希

很後悔忘了看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的《伊朗三面戲劇人生/3 Faces》,然後看到電影中心之後會上正場!太開心了。


後來有去電影中心看了,不錯,很簡單又很帶著你的注意力。

故事背景在伊朗的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區,與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土耳其接壤。村子裡的人講突厥語言。

片中上路的感覺令人想起他的師父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之後又在城市電影節看了約化.巴納希的另一齣電影的《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真是異想天開,妙趣橫生,這篇文章批評他說被審查、禁制後太講自己的事,但我覺得他還是維持水準,一切看似隨意所之但內容極豐富。

我問在場的伊朗領事︰「他講了很多反政府的話呢,你怎麼看?」

他說︰「不算啦,批判思考而已。」

真是外交人才。

不過約化.巴納希的電影在伊朗多數被禁,本人也被禁拍電影。

國際上擁躉眾多的伊朗藝術電影,在國內卻常常被禁,實在可惜。

-----

相關文章︰
伊朗電影指南
這不是影評

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即興演奏的意義


近來在研究烏德琴的即興演奏تقسيم(taqsim),即興演奏是阿拉伯音樂很重要的部分,有時是單獨彈,也有當成前奏,先用接著要彈的曲目的調式即興演奏一段,再帶入正式的曲子,或者中間彈一段當間奏。它的結構是從低音到高音再回到低音,中間可以轉調。過程中有一些常用的技巧,例如八度低音、鄰近裝飾音、滑音、小段旋律的遞進等等。

即興有程度之分,加點裝飾音是即興,改編一部分是即興,完全不照既有旋律是即興,沒有調式完全自由也是即興。當然去到最後者會很難理解,因為沒有規律、沒有預期,而音樂如此抽象,沒有規律的話就只是一堆雜音,就像沒有語言地囈語。

學西樂時覺得彈錯一個音也是錯了很大壓力,以為中東音樂有自由度可以加各種裝飾會容易點,但心目中有不同版本變化也是很令人混亂的,反而是另一重考驗。你考慮彈哪一種裝飾考慮得太多,其他就會彈錯了。

***

聽說人懂得即興演奏,都會覺得很厲害。印象深刻的是,以前一起學大提琴的同學提起有朋友可以在鋼琴上即興演奏,聽到覺得很神乎奇技,但她評論說,蠻好聽的,不過每次的即興演奏聽起來都差不多。

如果感覺差不多,那是不是跟彈同一首歌差不多?雖然能即興演奏出某首曲子比起能視奏/學習後彈出同一首曲子能力上更高一層,但對聽者來說似乎沒有好處。何況通常即興演出的東西規律比較簡單,不及事先創作的千錘百鍊。

各類即興演奏中,比較多人知道爵士樂的即興演奏。爵士樂的即興演奏背後的原理是一些常用和聲進程。我也有嘗試學,就沒有那麼喜歡那種效果,覺得不夠有趣。

或者帶有和聲的即興演奏是強人所難吧,太難即時創作出有新意的和聲進程,但因為這方面太用神,其他方面如音質、情緒就沒有很大變化。

***

對我來說,反而覺得單線旋律的即興創作更有意思。就算重覆一個音,也是可以有無數變化,而且可能由於只有一層旋律,聽眾跟表演者都可以很集中地去辨識中間發生了甚麼事,大家同在追逐著每一句樂句的情緒起落。感覺更出自當下狀態,也更純粹。

可能是出於一種極簡主義(minimalism)的傾向吧,就如在巴哈的《十二平均律》與《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間,我會覺得後者顯得更精鍊神秘。

於是單線旋律的即興創作,既免除了心算和聲進程的難度,具有各種情緒的調性可以選擇來回,又表達到心靈深處微妙的起伏,是我暫時所見最理想的即興形式。

回覆LC︰肯定是有框架的,沒有的話就不能成為風格。但我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正是學習過程中了解到甚麼手法催生了甚麼味道。

2019年1月2日星期三

阿拉伯音樂講座


中東音樂中的阿拉伯烏德琴
2019年1月18日星期五
晚上7時30分
理工大學西九校園(可由油麻地站或奧運站前往)

烏德琴是阿拉伯音樂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在波斯與土耳其傳統中亦備受重視。本次講座會討論並例示阿拉伯烏德琴的不同派別與審美傾向,並與其他傳統作對比。

李雅詩博士研究英美分析哲學,但亦學習阿拉伯文多年,機緣巧合下開始學習烏德琴,並與朋友合組中亞中東樂團The Nur Collective,亦設有Facebook專頁「中東學社」,教授阿拉伯文及介紹中東文化。

特別嘉賓︰Dickson Cheung & Darbuka Dreamers Middle Eastern Drumming Ensemble,他們會介紹並示範阿拉伯節奏。

語言︰廣東話

免費入場,請到面書按「出席」以便統計人數。沒有面書者請電郵orioleami@gmail.com登記。

期待與大家聚一聚、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