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星期五

香港教育田野考察(一)

我想了一個問題很久,究竟人成長於甚麼家庭有何得失,受甚麼樣的教育又有何得失。

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答案。

有時覺得「千金難買少年窮」,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慣了華貴的生活,髒亂落後的地方不想去,兩袖清風的工作不想做,排除了某些可能性(當然窮也排除了很多可能性);有時又覺得有些資源很重要。最理想大概是有錢學任何東西,但又不讓小孩慣過豪華生活。

上課時也常思考這些問題,有些不全面的觀察︰

【聯招與非聯招的不公】
讀國際學校明顯升學更容易,我見過幾個理解能力有嚴重問題的學生,有在科學哲學的報告做安樂死的倫理,有在倫理學試卷答題答了幾頁但完全沒有相關內容,一分都沒法給(那學生不懶,每堂都認真上課),跟同班學生比是最差的,這種人在聯招應該升不到這個位置,但非聯招卻升了上來。

這應該是廢話吧,否則家長為甚麼選國際學校?

【哲學相對不受家庭背景影響】
有人說在港大上導修課時學生的背景不同,能力也受影響。踫巧我去年帶過幾組「心靈與知識」的導修,雖然英文流利程度跟背景有關,但對文章的理解和想像力則不成正比,雖然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有知識論(我不知國際學校來的學生中有多少人是修國際文憑的),但不見得他們就特別出色。因為這方面是先天為重?

【說好的活動教學呢?】
有些老師討論教學法時說現在的學生中學時都是用活動教學,教學不能死板單講,要多互動討論。但如果學生習慣活動教學,為甚麼導修課反而好像變成了補習班?因為學生慣了「tutorial」就是補習的意思?我在中大讀書時的兩小時導修都是由學生報告學生討論,我通常不去上講授課,但導修佔三成分不能不去,雖然助教質素參差,但總算是個練習學術討論的時間;之後讀碩士做助教情況也是差不多。然而近年我在港大帶的一小時導修很多學生都不看文章,來到等你教課,沒甚麼人主動發表意見,問問題也不願答,這樣不是比「傳統」更「傳統」嗎?這是年代的分別還是中大港大的分別?我不懂。

想來或許跟中大用中文討論,學生沒有障礙,而港大用英文,學生先要擔心英文說得不好,更不願開口有關。

***

隨想隨記,歡迎討論。

1 則留言:

  1. 一早已經有類似現象,之前舊制時代,大把人會考失敗,屋企人有$$$送去英國,考外國試,轉個頭就入到LSE/ London College / Warick / "三大" 呢d學校, 中下階層既學生經歷二次公開試摧殘 / 讀asso,半痴線咁入到本地排名唔高既大學/科,三年之後見工又輸俾人。 本身輸在起跑線,以為可以爬頭,點知人地已經搵到捷徑拋離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