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找到碩士一年級時的一篇論文,覺得寫得還不錯,也放在這裡。
原題目︰關於佛教的涅槃及相關概念
涅槃 (nirvana) ,又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離繫、解脫等詞同義。或作般 (pari,完全) 涅槃 (或譯圓寂) 。原意為吹滅或吹滅之狀態,後來引伸為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達致菩提境,和超脫生死。佛教三法印之一為「涅槃寂靜」 (santan-nirvanam) ,可見其根本性及重要性。修至出離生死、不再流轉三界,則謂得涅槃寂靜。
據部派佛教所云,涅槃即滅卻煩惱的狀況。其中又分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兩種 (或作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前者是雖斷煩惱,見「緣起性空」、「諸法無我」等等,亦即已明白我和所有事物都是空的,是由關係組成的,並一不存在實在的絕對的我……但肉身 (依身/餘依) 仍在。後者是身智俱滅之狀態,一切歸於滅無︰有餘涅槃境界還有假名我,雖明白我是關係組成,但還有身心,無餘涅槃連身心也消失,徹底消滅了所有歸屬於假名我的關係。有餘涅槃了悟,無餘涅槃入滅。有部等主張涅槃為實體,實質存在;經量部中,涅槃亦為假名,為煩惱滅盡的狀態之假名,而其本身並無實體。
中論等以實相為涅槃,實相即為因緣所生法上之空性,空性者,「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 ,幻花之上,空性自在不壞。以是故,空性其實與世間並無區別──並非世間之外另有一空性也──見實相者仍在世間生滅流轉。唯識宗理論中,涅槃有四種︰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意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體) 及無住處涅槃 (即依於智慧,遠離煩惱、所知。以智慧故,不滯生死之迷界;以慈悲故,不住涅槃之境地) 四種。地論宗、攝論宗謂涅槃分為性淨涅槃與方便淨涅槃二種。天台宗則分性淨涅槃、圓淨涅槃 (相當於地論宗等之方便淨涅槃) 與方便淨涅槃 (佛以救渡眾生故,示現假身,緣盡則示以入涅槃。) 等三涅槃。
涅槃的其他意思還包括︰小乘之聲聞、緣覺入無餘涅槃,再迴心轉向大乘之教,稱為無餘還生;出現此世為人的佛,其肉體之死,稱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
涅槃原意本指釋尊之成道,但一般經文中「涅槃」特指無餘依涅槃。本文將主要闡釋中論及經量部之觀點,即無餘依涅槃並非實境。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 此處說得非常清楚︰得菩提即寂滅。可是寂滅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寂滅並不是平常所說的「死亡」或「不存在」,而是因果斷離,但現象界所有事物均為因緣和合而生,故所謂因果斷離便蘊涵不復與現象界有任何關聯之意。但不屬於現象界,只能歸於本體,可是本體即是空性本身,在「幻花」之上,是不可能企及的。《維摩詰經》的這一段說得更為明顯︰「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緣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法無有比無相待故。法不屬因不在緣故。」 這裡的「法」說的就是本體、空性本身,可與《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互相闡發。既然如此,則「法」者,並非現象之外另有一「法」,故亦沒有任何覺可以存於現象界外,住於法中。
其他著作亦有明確的解釋︰ “Suffering is Samsara; cessation of suffering is Nirvana. Both are only aspects of the same Reality. Pratityasamutpada, 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lativity is Samsara; while 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ality, it is Nirvana.” “Nirvana is identified with positive [as opposed to the negative conception] bliss. […] We are even told that to mistake Nirvana as annihilation is a ‘wicked heresy.’” (當然這其中亦頗有爭議性︰“Unfortunately, the Pali Canon gives both the negative and the positive descriptions of Nirvana and Hinayana inclines towards the former.”)
我們再來看《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中,文殊師利答舍利弗曰:「如虛空無數,眾生亦無數;虛空不可度,眾生亦不可度。何以故?一切眾生與虛空等。云何諸佛教化眾生?」然後舍利弗問道:「若一切眾生與虛空等,汝何故為眾生說法令得菩提?」文殊師利再答舍利弗,言道:「菩提者實不可得,我當說何法使眾生得乎?何以故?舍利弗!菩提與眾生,不一不二,無異無為,無名無相,實無所有。」 可見眾生虛空,無有可度;菩提亦空,實無可得。
前引《維摩詰經》段,下接「法同法性入諸法故。法隨於如無所隨故。」 ,可見眾生本具法性佛性。眾生本具如來佛性,與聖人圓證的真如體性,本質上無二無別,那為何還需要菩薩來度?無明生起不能見性也。
如果確實如上所說,涅槃亦空,則菩薩為何要度眾生呢?《維摩詰經》有云︰「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既然於出家者而言,無利亦無功德。那麼為何仍要度眾生?其故主要便是無真正入滅。既無入滅,便無佛,而只有菩薩。菩薩既在世間,便自然「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而生之心者,慈也 (此所以《楞嚴經》甚重「慈」,慈、悲、喜、捨中花最多篇幅講慈。);見眾生本具如來佛性,悲也︰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此外,圓成佛道,則一切心、一切有情及所依報的無情世界,統統攝入諸佛空性本體,故除有情眾生外,甚至對無情萬物亦生同體大悲。我以為無入滅才說得通為何無功德仍要度脫眾生。
常聞道︰「煩惱即菩提」;《圓覺經》云︰「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可見其實涅槃亦僅方便法而已。得涅槃者不住涅槃,住涅槃者小乘而己,因為欲度眾生者必不住涅槃,住涅槃則無力度眾生。
《維摩詰經》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故所謂佛土,其實亦在世間之內。歸根究底,涅槃並非實有,只是說法譬喻而已,所謂「以幻修幻」,便是這個意思。 以此觀點看淨土宗,口念、心念佛號,亦無非以幻修幻而已,其實並沒有佛。故又有云「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此處佛土當即指心中淨土也。
「若龍女八歲,當下頓證,又何易易。意顯有求者,徒勞多劫;亡心者,悟在刹那。只於生死海中,一念轉變之力耳。唯在法愛情忘,分別念息,自然了悟,便登不退。」 「亡心者,悟在剎那」︰連對用作修幻的幻也不起心、見空性亦空,便即頓悟。「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輪迴相逐其實只是心垢所致,並不是本有的,就好像搖晃眼珠看到池水搖動,轉動火光會看圈兒,雲朵飄動讓人覺得月在移轉,人在舟中前進以為河岸向後退走。明白這一點,進一步就是︰「譬如幻翳。妄見空花。……空本無花。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花是空的,並無起滅,與空花的「起、滅」相類的「生死、涅槃」也是不存在的。還有,在「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 這一段偈中,「無有涅槃佛」及「無有佛涅槃」都說得再明顯不過了,涅槃和佛都不存在。以為涅槃實有,其實仍是執。
一般人常誤解涅槃等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非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仍要修行,而且修行不善,仍有可能會重墮輪迴,再歷諸劫。又有些人常誤解涅槃等同往生天道,此說亦非。天道為輪迴六道之一,並不對同於無餘涅槃所指的無向度、無輪迴。
涅槃與基督教所言之天堂大相逕庭,亦屬非常明顯。關於這一點,可以分開兩方面說明︰有餘涅槃只是知見不同,可能仍在人間;無餘涅槃身心俱滅,則自然亦無法存在於天堂矣。涅槃亦與印度《奧義書 (Upanishad)》中的「梵我合一」思想不盡相同。蓋佛教始終堅持「無我相」,無我相的話,那有可能「梵我合一」?至於婆羅門教中講求參悟以達梵天,冀求往生天上或輪迴轉世於較好的地方,亦與涅槃之說有所衝突──於輪迴中流轉肯定不合無餘涅槃之義。
又有問曰︰「一入涅槃,便永不再輪迴生死。但以往所積累的業真的可以就此了斷嗎?」其實是這樣的 (撇開無餘涅槃的不再輪迴生死不論,只論有餘涅槃的了斷往業) ︰無無明則見「緣起 (pratityasamutpada) 性空」,則亦「無業」──了悟而有餘依者其實仍在因果網中,只是既見空性,業雖仍是業,但在悟者已不同於原來的業,而是如其所如的幻。
另外,道教的成道與涅槃相較,又是如何?Roth一篇關於《齊物論》的文章 指出《莊子.內篇》闡述一種對偶然 (contingent) 境況的抽離。這種抽離之所以可能,乃因為抽離者曾具有道家吐納冥想 (內丹) 所達致的內向度 (introvertive) 神秘經驗。這種內向度的神秘經驗指的是當一個人把他的意識完全掏空時,能夠與道合一。得到這種內向度的神秘經驗後,再回到日常生活,人就能抽離地觀察事物,不著眼於己身,不從自己的觀點看世事,而將所有事物都視為一體,由生生不息的道所推動;亦能不自覺地自發回應周遭事態。Roth認同Yearley 的分析︰他指佛教的神秘經驗是「神秘統一」 (“mysticism of unity”),修行者發現宇宙的內在同一性,窺知法身存在。Yearley進一步指出,《莊子》的神秘經驗與基督教的「神秘合一」 (“mysticism of union”) 及佛教的「神秘統一」有根本上的不同︰《莊子》式的修行者並不與神合一亦不與法身統一,而只是在透過奉行某些修行方法後得到一些經驗,然後對世界有全新的看法。Yearley名之為「界內神秘主義」 (“intraworldly mysticism”)。換言之,Yearley否認《莊子》有與基督教或佛教相類似的內向度神秘經驗。Roth則認為,Yearley的「界內神秘主義」 (“intraworldly mysticism”) 其實是Stace的分類系統 中的一種外向度神秘經驗;另一方面,Roth認為《莊子》仍是有其內向度的神秘經驗的,故《莊子》中修行方法並不止於普通的心志鍛鍊,而是可以讓修行者獲得神秘層面經驗的途徑──內向度修行的目標是「與道合一」。從以上分析可見,佛教修行中的「與法身統一」,不過是悟見實相,並不是如一些小乘法所暗示,世間外另有涅槃寂滅境。借用前述Yearley的說法,其實佛教的修行者亦只是在透過奉某些修行方法後得到一些經驗,於是對世界有全新的看法。覺者的任務就是度脫眾生,使其佛性不被無明所蔽,並不是在「神秘統一」後歸於法身──無餘、入滅,歸於無有。所謂「歸於法身」只是對自外於法身者的提示,當他明白自己其實本來就在法身之中,也就用不著再尋求涅槃、想辦法「歸於法身」了。《摩訶止觀》極精要的一段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 這些與《莊子》的成道者行所謂「界內神秘主義」 (“intraworldly mysticism”) ,其實是殊途同歸的。當然《莊子》關於「自發性」(spontaneity) 、「敏於回應」 (responsiveness) 等的推崇,佛經中著墨相對較輕,但禪宗也是頗為強調的,從類似說法可見︰「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如果佛教修行中的「與法身統一」,不過是悟見實相後,因而對世界有全新的看法;而《莊子》的成道者,亦確如Roth所詮譯,是行Yearley所講的「界內神秘主義」 (“intraworldly mysticism”) 的話,則其悟覺,也是如此。
【總結】
本文旨在闡示對涅槃的看法如何影響讀佛經所見,主要以《圓覺經》及《維摩詰經》為例子;將無餘涅槃誤為實境會使佛理中出現很多難解的地方,將所引處以無餘涅槃為實境作解,自可發見,本文就不贅言了。
【參考書目】
Roth, H. (2003) “Bimodal Mystical Experience in the ‘Qiwulun 齊物論’ Chapter of the Zhuangzi 莊子,”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Uneven Discourses on the Zhuangzi, ed. Cook, 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harma, Chandradhar (1960) A Critical Survey of Indian Philosoph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Stace, W. (1960) Mysticism and Philosophy, London: Macmillan.
Yearley, L. (1983) “The Perfected Person in the Radical Chuang-tzu,” Experimental Essays on the Chuange Tzu, ed. Mair, V.,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佛陀多羅譯,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七冊,No. 842。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伽婆羅譯,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冊,No. 233。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譯,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冊,No. 25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求那跋多羅譯,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九冊,No. 1789。
《維摩詰所說經》,鳩摩羅什譯,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No. 475。
《摩訶止觀》,天台智者大師說,灌頂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六冊,No. 1911。
《憨山老人夢遊集》,德清著,新文豐出版社,2000,《妙法蓮華經》擊節。
《禪宗正脈》,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五冊,No. 159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