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沙老師的二太太往深圳購物。她講價的戲碼比我家的長輩都精熟,壓價,談不攏,離開,然後減價。賣東西的人全都說她利害,這是跨語言的演技了。後來我才想起去埃及時就是這樣的,買東西煩死了,總要漫天開價落地還錢。所以講價自然也是阿拉伯人的拿手好戲。這應該是絲綢之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罷。
這位「師母」跟我同齡 (她幾乎不會英文,我要替他們填出入境申報表,所以知道),在沙老師任教的大學做助教,在讀阿拉伯文碩士。她來教我們應該也比阿老師教得好。(大太太的) 十歲大兒子來負責拿東西,因為二太太有了三個月的身孕。她說她常跟大兒子逛街的,他們倆看來挺好朋友,大概對大兒子來說二太太像大姐多些,沙老師還有兩個小兒子,也沒空理他。大兒子好得很,拉著那個放得下他自己的箱子,跟在二太太後面,在香港只有父母菲傭替小孩子拿東西的,孩子替父親的二太太拿東西,實在是奇聞怪事。他吃力地拉箱子,上落樓梯、扶手電梯險象橫生,她是一點都不幫不理,他也毫無怨言。或許十歲的男孩已會得喜歡美麗任性的女子。可是二太太生孩子後大兒子就沒人陪了。我問他要不要娶四個妻子,他說一個就夠了。
她買了十多個手袋、一堆鞋子、一堆手錶、一堆大人小孩的衣服、三個背囊。她眼睫毛已是我們的雙倍,還想買假睫毛,那是跟駱駝一樣能擋風沙了。她又買了四部平板電腦,我問大兒子四部都給誰,他說給他、弟弟、舅父、姨母。(他手上的電話是BlackBerry,也不知是真是假。沙老師一來香港,第一時間已在用iPhone 4,上課時叮叮叮叮的響,現在又換了,大概給了人。) 他們買來的東西多得塞不進三尺高的箱子。他們都生那麼多,親戚多得很,手信也要買特別多。她從中午十二點買到晚上八點,中間邊行邊吃了幾次三文治,只問我麥當勞、肯得基在哪。在麥當勞她問我這裡的人產後怎麼瘦身,我說大概是吃少一點吧。她變成大太太的身材就慘了。可是他們專吃垃圾食物,薯片汽水的,她現在那麼瘦也是奇事。以前阿拉伯人都喜歡胖女人,現在漸漸也不了。
本日學會的生字是手袋 (شنطة)、尺碼 (مقاس) 和貨倉 (غرفة)。
P.S. 她壓價不成時曾鄙夷地叫道︰「China! China!」意思是中國製的就是不值錢的東西,對方也明白。中國就等如質劣價廉,真令人傷感。
----
相關文章︰授人以母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