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

指揮中樂團的猶太人


在圖書館找《Traders of Hong Kong: Some Foreign Merchant Houses, 1841-1899》時看到該書作者Soloman Bard的自傳《Light and Shade--Sketches from an Uncommon Life》,順便也借了來看。

作者生於1916年,在西伯利亞渡過童年,蘇共掌權後移居哈爾濱讀俄羅斯人辦的中學及音樂學校,日本成立滿洲國時轉往上海,讀一年英國人辦的學校後投考港大醫科,1933年入港大。

1941年香港保衛戰時是作者志願兵中的醫療隊員,淪陷後在深水埗戰俘營渡過三年零八個月。(中學歷史科不太講香港保衛戰,我讀阿文時的加拿大同學卻知之甚詳,特地去城門水塘看戰壕。此役死了好些加拿大人。不知道中國人是否覺得鬼打鬼--鬼佬打鬼子,樂見其成,所以沒甚麼好講呢?)

作者後來在港大保健處任職至1976年退休。曾指揮中英學會 (Sino-British Club) 音樂組及其所演變而成的香港管弦樂團。之後主理古物及古蹟辦事處,曾修復東龍洲炮台--即《新安縣志》所記載的佛堂門炮台。1983至88年,任職香港中樂團副總監。92年移民澳洲養老。

作者一生移居數地,興趣廣泛,自傳可以一讀。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是中樂團裡的是非。

照作者所述,在香港中樂團裡,南來樂手之間在早在大陸時已各有恩怨,以樂團總監和團長為首分成兩派,相信管理層找他這個外國人來做副總監也有局外人、和事佬的意味。後來在1985年總監吳大江被勸退,直至1986年尾才請新總監關迺忠,期間都是由作者料理總監職務。但在中樂團網頁,吳大江的任職年份是由1977至1986,而關迺忠則由1986至1993,中間的真空期被消失了。

作者提到他將中樂團分成三組輪流在學校表演推廣中樂,但將三組叫成「一」、「二」、「三」或「A」、「B」、「C」團員都會覺得第一組最好最有面子,於是他將三組叫做「紅」、「綠」、「黃」,為免再起爭端。

而在這段期間,中樂團錄第一張唱片,但由於作者的身分「政治不正確」,於是灌錄時找來中國人指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