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

福州遊一︰夜色微茫玉尺寒

【十二月十七日】

下午二時到福州南站,手上只有google離線地圖,不能上網,其實來前應該先查福州南站的公車,問人十問九不應,一個司機說搭K2就搭K2了,在車上問人也不熟,到了橋南轉車,也是靠對照地圖和站牌資料找路線,到三點四十五分總算到了鼓樓區附近。去哪裡的巴士都是一塊錢,轉車時沒散紙,幸好問人換時索性給我,弄得我之後都焦慮症地留下一元紙幣。

先找房間,在訂房網站找到最便宜的獨立房間是58一晚,蒙古營巷的五一招待所,很「樸素」,不過我覺得還可以,除了一動床就叫,也沒甚麼問題,叫招待所還挺懷舊的。他們說58沒有了,88有廁所,那就88吧。公廁在院子裡,冬天出來去廁所肯定很冷。

拿了房間就立刻走路去三坊七巷,不巧福州在建地鐵又「更新市容」--用政府錢統一翻新建築外牆,隨處都是工地工程,又封路,來得不是時候。不過無論如何四點多就到達了此來之緣起,玉尺山

福州別稱三山,有「三山藏,三山現,三山看不見」的說法,「三山現」指福州東臨于山、西擁烏山、北倚屏山,明朝城牆就環三山而建,「三山藏」指其支脈羅山、玉尺山、冶山,「三山看不見」指原在開元寺旁的靈山、芝山,以及原在大中寺旁的鐘山。

玉尺山叫「山」其實誇張了,現在只剩大石一塊而已,但歷史淵源甚深。


此石為烏山餘脈,又稱閩山。宋熙寧年間光祿卿程師孟為福州太守,遊法祥院,寺僧遂篆「光祿吟臺」四字於此,並題詩云︰

「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臺。
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
(註︰顏光祿,顏延之,魏晉時人,與謝靈運齊名,史稱顏謝。)

《福州坊巷志》「玉尺山房」條云︰

「玉尺山早入民居,其初無考。明萬曆間,為林有台宅。崇禎間,為孫昌裔宅。清順治間,為金鏡宅。康熙間,為何傅宅。乾隆間,鹺商林日新者居之 (鹺音鋤,鹽也),山上有二老松,被其砍伐……

「光緒間為郭柏蒼宅。入居後,改顏『玉尺山房』為『沁泉山館』,以掘岩得甘液也。建追昔亭,祀程師孟,營齋館,曰秋翠院、但寤軒、眺雨樓、霞端閣、夢鴛藤館、日夕佳樓、臺池、仿佛滄江亭,大事掞張 (掞音閃去聲,鋪張也)。並集句為聯云︰『無詩可比顏光祿,此地終歸郭令公』,其自喜可知。又作《沁泉山館記》,次晚年所作詩曰《沁泉山館詩》。其鐫刻於石之題識亦多。葉敬昌、李作梅、郭柏蒼,先後皆以鄉紳兼營鹽館,玉尺山房之易主,聞皆與鹺業有關……

「最後郭亦虧負,乃將宅抵償於福建鹽法道署,其地遂為官有矣。民國初元,改建為福建鹽政處,收買對面民房辟一廣場,以供鹽務緝私隊士兵操演之用,而是時鹽歸政府專運專賣,舊時之所有鹽館皆廢。尋改為福建鹽運使署。十九年他遷。福建省財政廳、中國國民黨福建省黨部、福州市黨部、福建省抗敵後援會、閩淅監察使署等機構,先後設其中。屢經改建,變園林為廨宇 (廨音解,官署也),非復舊觀矣。」

則光祿吟臺疑在官署之中,此所以歷劫而得保留也,舊日樓房當已不存。

玉尺山畔有池有亭,洵佳處也,先輩詩云「夜色微茫玉尺涼」,是時則寒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